重庆史研究会迎来“80后”会长 未来5年将以两大项目为抓手力争取得突破

12月3日,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第四次会员大会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会上选举产生了重庆史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蔡斐当选会长,走过35个春秋的重庆史研究会就此迎来“80后”会长。

▲周勇(右)为蔡斐颁发第四届会长铭牌。记者 赵迎昭 摄

把年轻人才放在第一线,扛大梁、挑重担

“我参加重庆史研究工作和相关学术活动,今年是第45年。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人才总是一届接着一届成长的。干事业需要承前启后,接续奋斗。”在大会闭幕会上,重庆史研究会党支部书记、连续3届担任重庆史研究会会长的周勇教授,饱含深情地说。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大会上,“青年”“年轻”是高频词。

周勇说,重庆史研究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年轻人才,逐步从初级、中级到高级,从学术专才到复合型人才,从本单位人才成长为全市,乃至全国的领军人才,这是最值得我们欣慰、珍惜和发扬的。

周勇对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寄予殷切期待:“学术研究需要人才,尤其需要高水平领军人才,其中既包括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才,同时也要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的作用。重庆史研究会把年轻人才放在第一线,扛大梁、挑重担,同时又设置学术委员会,让老专家把关、把脉、把度。我们要继续秉承‘为城市存史,为市民立言,为后代续传统,为国史添篇章’的宗旨,脚踏实地,奋力向前,不辜负大家的重托与希望。”

▲重庆史研究会应邀支持九龙坡区提档升级中共四川省临委会扩大会议会址暨周贡植故居。受访者供图

出生于1982年的蔡斐就是被周勇寄予厚望的年轻人代表。他说,重庆史研究会取得一批又一批重大成就,学术交流活跃,学术前景良好,成为全市最有影响力的历史类研究团体,“今后5年,我们将产出一批对得起时代、对得起人民的成果,努力打造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始终牢记重庆史研究会为什么成立,为什么而存在,为什么而前行。”

将学术成果转化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大会审议通过了周勇代表第三届理事会所作的题为《重整行装再出发 为实现重庆史研究繁荣兴盛新局面而继续奋斗》的工作报告。

重庆日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在重庆市政协机关党组的领导下,在重庆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在重庆史研究会党支部和第三届理事会带领下,重庆史研究会圆满完成党委和政府委托给研究会的重大项目、重要任务,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发挥了历史研究的方面军作用;在重大庆典、历史节点活动中奉献出极具重庆辨识度的学术精品和研究新作,成为重庆文化建设的新标识;重庆史研究会直接组织和实施了一批重庆史研究的重大课题,取得一些原创性、开拓性、标志性成果;重庆史研究在历史学的基础上、内容上向新的领域开拓,形式上作数字化尝试,呈现出新生面;努力推动历史研究学术成果转化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果等。

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大众共享的文化资源,重庆史研究会可谓硕果累累。

如在电影方面,学术著作《<苦干>与战时重庆》改编为动画电影《火凤重天》,即将在全国院线上映;电视纪录片方面,学术专著《重庆开埠史》改编为电视纪录片《城门几丈高》(五集),在央视和重庆卫视播出,引起轰动,受到表彰;在新闻方面,与重庆日报合作,把历史研究成果转化为新闻产品,形成了重庆日报的“重走”品牌项目;在摄影方面,继合作推出《再见·十八梯》《你好·化龙桥》《永远·朝天门》之后,继续将历史研究成果转化为《重庆女性影像展》《见证重庆——大型影像文献展》《“回乡赶烤”影像展》等,将纸上的历史成果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城市历史和现实,受到各界人士好评。

▲动画电影《火凤重天》剧照。受访者供图

继续全面系统地普及重庆历史文化知识

未来5年,重庆史研究会将为重庆史、为重庆人民带来什么?

据介绍,重庆史研究会将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突出传统史学尤其是近现代史这个主干。要在考古、古代史、影像史等新的增长点上发力,同时也鼓励学者在现当代史、国史研究方面做一些专题性探索。

重庆史研究会将以两大项目为抓手,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翻译编纂一套《中国抗战大后方海外文献译丛》20卷,为抗战大后方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海外文献,力争在打基础、强基础上取得新进展;新编一套《重庆城市史丛书》,力争贡献新的重庆城市史学术成果,力争在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版图中进一步提升重庆辨识度,培养新人才上取得新进展。

▲重庆史研究会重要学术成果——《对话初心——图说巴渝地区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受访者供图

今后,重庆史研究会将继续以举办大型历史文化直播节目《重庆文化百人谈》(100期)为抓手,全面系统地普及重庆历史文化知识,力争在成果转化、服务市民方面做出新贡献。此外,还要努力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在新闻宣传、人才成长方面服务会员单位,尤其是服务区县基层,为实现重庆史研究繁荣兴盛新局面,为建设重庆文化强市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