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渝高校疫情大考彰显担当作为 师生全力防控共克时艰(十二)

1668843022530822.jpg


重庆大学

疫情防控期间,重庆大学始终把学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全力落实生活物资、防疫物资保障,开展思想引领、学术交流、求职指导、诗词大会等丰富多彩的“云端”活动充实同学们学习和课余生活,多措并举关心关爱学生成长,做学生最温暖的守护者。

用心用情 一路温暖守护。校领导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学院主要负责人坚守一线,学工队伍全覆盖入住学生宿舍,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和诉求,及时回应学生关切,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以“身在一处”“心在一起”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学生同心战疫。

1668842946671093.jpg


在保障所有学生日常生活、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学校对处于健康观察的学生配备专门工作组,做好“一对一”精准关怀,尽心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增强学生抗疫信心。对临时管控的学生楼栋,学校建立楼长制工作团队,配备专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舍区指导老师等,全面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心理疏导、餐食配送、物资分发、数据摸排、核酸检测等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1668842968171690.jpg


“疫情当前,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材料学院辅导员任超已入驻学生宿舍13天,以办公室为家,24小时坚守岗位,及时了解学生需求,随时为学生排忧解难,解决学生就医、购买药物、购买生活物资、维修电器等问题,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他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超人老师”,但他笑称自己是“核酸扫码员”、“看病陪护员”、“秩序维护员”、“防疫电话联络员”,虽然身份不断变化,但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初心始终如一。

1668842994926052.jpg


疫情期间,针对学生尤其是男同学的理发“刚需”,辅导员也是有求必应。本科生院辅导员舒慧便是深受学生欢迎的“Tony”老师,在了解同学们理发的需求后,舒慧自告奋勇为同学们义务理发,“刚开始还有一点点担心,但理完后发现同学们都挺满意”,收到同学们的好评,舒慧满脸开心,她说:“虽然技术不是专业的,但是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心确是非常真诚的”。

1668843046104789.jpg


多彩线上活动 为身心赋能。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宣讲、线上学术讲座、班级云朗诵、最美学习笔记……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云上”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霸值班室”公共基础课线上答疑活动等,引领学生云上同战“疫”,共树好学风。

由研工部、研究生院主办的“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精神川渝高校研究生线上联合宣讲活动,吸引了来自20余所川渝高校的2300余名研究生骨干参与,引发川渝青年学习二十大精神热潮。校团委在全校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组建青年宣讲团,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好新媒体平台,让青年学生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1668843069156035.jpg


11月以来,研工部、研究生院持续开展9期博硕论坛线上讲座,涵盖学术前沿分享、学术经验交流等多方面内容,线上参与人数2000余人,为研究生搭建优质学术交流平台。校团委组织开展课堂笔记分享打卡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浓郁学习氛围。

1668843093366705.png


对临时管控楼栋的同学,在楼长萧倩老师组织下,开展线上健身打卡、学习强国知识竞答、线上歌会、线上诗词大会等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这系列云端抗疫活动涵盖了时政类、学习类、文化类、运动类、娱乐类,活动充分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安抚学生焦虑不安情绪,为学生身心赋能。管科学院辅导员王涛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对同学们极高的参与度深感欣慰:“我们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丰富性多样性,学生很喜欢,平常性格有些孤僻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其中,受到其他同学的鼓励后信心大增。”

1668843121310493.png


关注心理健康 筑牢心理防线。面对疫情冲击带来的心态改变,学工部(心理中心)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引导学生科学应对疫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学校心理服务从点到面铺开,个案咨询、团体辅导、积极素质训练、主题活动、暖心支持短信、科普宣传齐头并进;专兼职心理教师、心理委员、小橘灯志愿者分层分级协同。心理中心专职教师24小时为全校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40余名外聘咨询师常态在线咨询、访谈,通过今日校园APP、QQ、微信公众号、邮箱等途径为师生持续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开通重庆市高校心理健康咨询热线,为市民免费提供抗疫心理援助服务。

西南大学

11月14日上午,学校在行署楼A栋五会议室召开了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会议,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学校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全体校领导和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主持。

1668843150648909.jpg


副校长韩旭东首先传达了重庆市关于中心城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

会议听取了疫情防控各工作专班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及下一阶段相关工作安排,研究了核酸检测、师生员工进校等相关事宜。综合研判了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审议通过了《关于继续做好当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各位校领导结合分管工作提出了意见和要求。

1668843174837524.jpg


校长张卫国指出,针对当前疫情形势,我们要严格门岗管理,做好人员排查,校园外人员暂不得进入校内,校园内人员非必要不出校门。要严格活动管理,强化服务保障,错峰、错时,不聚集、不扎堆,全力保障师生员工生活需求。要严守校园安全,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学校官方渠道政策解读与发布,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坚定信心。同时,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和风险意识,敢于善于化解矛盾,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李旭锋强调,当前,重庆市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学校疫情防控任务十分繁重艰巨。全校上下要保持高度警惕,对照中央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慎终如始地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要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加科学精准的举措做好各项防控工作。要坚决贯彻执行重庆市、属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强校地协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要着力解决特殊群体生活难题,注重师生员工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

西南政法大学

近期,为积极应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遵循严格管理的方针和教学活动“不断线、不降质”的工作要求,学校已全面转为线上教学,截至第11周,全校已有911名教师线上开设667门本科课程,本科生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及课程资源参与学习达532377人次,学校多措并举加强线上教学质量监控。

一、加强过程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教务处成立了“学校教学督导组+学院质量监控组+学生信息员反馈组”三级线上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对线上教学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采用“教学质量信息周报”的形式,及时汇总梳理教学信息,并以“教学简讯”反馈优秀案例、“致函约谈”反馈待改进课堂的形式,提醒学院领导适时推广优秀案例,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1668843226322750.png


各学院成立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每日巡查抽检上课情况,准确掌握各类课程的授课进度和上课方式,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遵循“一院一策”的工作方式,各学院编制《学院线上教学质量报告》反馈教务处。

截至本周,全校14个教学单位提交了院级线上教学质量报告;教务处共编制9期线上教学质量信息周报,持续跟进过程管理,保证在线教学质量“同质等效”。

二、校院两级督导,助推质量保障

充分发挥学校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机制,督导通过邀请码、二维码、腾讯会议、QQ课堂、课程链接等多种方式深入网络课堂一线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对教师线上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参与度等教学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对线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交流。开启“督导面对面”系列评课活动,定期推送校教学督导评课详情,重点介绍、选树典范,拉近教学督导与广大教师的距离。线上教学期间,校教学督导共计线上听课评课536课时,反馈教学意见211条。

1668843246929313.png


1668843275310468.png


三、开展线上教研,提升教学能力

线上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能力。各学院围绕改进教学教法、提升教学手段、增强线上互动等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各类线上教研活动,引导教师拓宽线上教学思路。人工智能法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院际座谈会;国际法学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师生召开线上教学质量提升座谈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知名学者开展系列讲座,打造线上“学术课堂”。

1668843297934211.png


1668843320197848.png


示范公开课,打造线上教学“样板间”。学校持续推进线上教学示范公开课,进一步拓宽老师们线上教学的思路,带动教师主动提升在线教学水平。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夫波老师为深化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提升教学效果,开展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线上示范课堂;民商法学院秦洁、黄骥老师携手以“双师双语”方式共同主讲《国际知识产权法》;行政法学院梁洪霞老师与内蒙古大学通过腾讯会议同上宪法课,深入推进慕课西行—同步课堂项目。丰富多样的线上教学形式,暂时驱除了疫情封控下的阴霾。

1668843344227901.png


四、广开渠道,关注学生诉求

教务处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及时收集各年级学生对线上教学情况的反馈,11月8日以来,共收到学生关于线上教学的意见和建议50余条。教务处梳理后,将以教学信息反馈单的形式统一发送至相关单位,对问题进行跟进。

各学院采取多种途径,畅通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多方收集反馈信息。法学院、行政法学院每个教学班指定负责人,反馈教学问题和教学情况,各年级与教学办保持良好沟通;民商法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召开《民法学》线上教学意见听取座谈会,扩大师生线上交流平台。

五、师生同频共振,形成推进合力

教师探究线上教学,强化教学效果。经济学院武健君老师《固定收益证券(双语)》课程,运用多种设备,弥补在线教学没有板书的局限,运用在线课程平台,增加学生实操训练;杨勇老师《国际商务》课程,采用“问题+练习”深度结合的方式,保障课堂上有思考、有练习,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教管部门驻校服务,保障教学有效运行。本轮疫情爆发后,教务处第一时间安排各科室工作人员24小时进驻学校,并在教务处网站公布了处领导、科室人员的联系方式,实时提供服务,保障疫情期间本科教学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