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美丽乡村普法大篷车剧场开进彭水天台

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普及《民法典》法律知识,助力乡村振兴与法治乡村建设,7月18日,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青践天台,法护乡村”暑期“三下乡”实践团,美丽乡村普法大篷车剧场首次走进彭水县天台村,以乡亲们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的情景剧形式开展“民法典”小知识、防诈骗小知识、合理使用智能手机、防溺水小知识等宣讲活动。

此次美丽乡村普法大篷车剧场由“民法典”小剧场、“防诈骗”小剧场,“未成年保护”三个小剧场组成。

美丽乡村普法大篷车剧场大合照

01

携法下乡,解决村民难题

在“民法典”小剧场,实践团成员运用生动的事例、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对面答疑等方式着重宣讲了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法律知识,涉及到婚姻自由、婚姻关系中的彩礼纠纷、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充值退款、邻里权利义务等,力争让村民们看得懂、听得懂、学得懂。

在活动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不仅生动地演绎了真实的生活情境,并且在表演之间穿插了法条宣讲、现场提问和有奖竞答等互动。村民们积极参与、踊跃答题,在与村民的互动中,实践团的成员对村民们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在一问一答中给出了更具体、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退款这一板块中,不少村民都表示实践团的宣讲的的确确解决了一大难题,老年人们从这次宣讲中了解事实并获得了解决方案。既是解决了教育的难题,也助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实践团成员为村民普及《民法典》知识

在“防诈骗”小剧场,实践团成员精心编排并生动演绎了一系列趣味横生的诈骗情景剧。整个情景剧分为三幕,基本涵盖了现下流行的、常见的诈骗手法,全方位地为村民们展现了诈骗的真实情境,并以有奖竞答的方式引领村民们一步一步破解骗子的层层套路,讲解正确的应对骗局之法,提高村民的防诈骗意识。在实践团的宣讲结束后,有一位村民感慨道:“现在的骗子很多,我们挣钱很辛苦,就是要多点防诈骗的意识,才能守得住我们的辛苦钱。”

实践团成员上演防诈骗小短剧


02

以法护航,守护青春成长

针对天台村留守儿童较多,且多为老一辈家长监护的现状,在“未成年保护”小剧场,实践团成员还为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预防校园暴力、防止过度沉迷智能手机以及防溺水等情景短剧表演,在生动有趣的剧场中引导小朋友们增强自我保护知识,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并鼓励小朋友更多地参与户外活动,积极锻炼身体。

在预防校园暴力的情景剧中,实践团成员的表演让小朋友们直观地看到了这种行为对于被欺凌的同学的伤害,同时,引导他们勇敢地站出来,积极寻求外界的帮助,正确应对校园暴力。接着成员们通过表演一对父子的生活情境,真实反映出重度沉迷智能手机荒废个人时间、有害身心健康的危害。同时,实践团成员引导小朋友们放下智能手机,更多地参与户外活动,健康成长。

实践团成员演绎合理使用智能手机短剧

03

法治是乡村振兴的必要保障,做好普法工作是乡村建设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整场活动,实践团凭借幽默风趣的表演、令人捧腹的故事、轻松朴素的语言,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使原本晦涩单调的法律知识变得平易近人,充分调动了村民们的学法兴趣和积极性。“青”践天台,“法”护乡村“三下乡”实践团用大学生的热情和知识为村民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让法律知识走进乡村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