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所在渝高校新增56个本科专业点 来看你最关注哪些

屏幕截图 2024-03-22 161427.png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3月20日,记者从市教委了解到,17所在渝高校新增56个专业点,调整学位授予门类专业点1个。本次新增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

1710938971403_0.17519898189622363.png

据介绍,在我市高校新增的56个专业点中,从学科门类看,工学所涉专业点新增25个,数量最多,占比44.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中,全国共有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如,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设置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等专业;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深化“四新”建设,设置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等专业。其中,西南政法大学申报的“海外利益安全”获批纳入,该校也成为全国首个招收海外利益安全专业的高校之一。

西南政法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专业将培养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安全防卫基本策略和技术手段,具备海外利益安全风险评估与治理、海外项目安防与安全事件处置等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在渝高校新增的备案和审批本科专业中,包括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智慧农业、土地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智慧水利、智能车辆工程等专业。此外,重庆交通大学的材料物理专业调整了学位授予门类。

据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我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2023年,我市就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数字经济、智慧农业等一批国家战略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点。

同时,从市级层面开展本科专业质量监测,分专业类发布46个专业监测分析报告,梳理出30种就业率相对较低的专业,为全市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我们还建立市级专业‘灰名单’制度,引导高校缩减规模大、就业难的专业,改造优势不明显、特色不鲜明的专业,撤销师资力量弱、教学条件差、学生和用人单位评价低的专业。”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针对当前高校专业设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精准性,推动全市普通本科高校落实“一校一案”,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进一步提升我市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