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78级入学40周年返校大会举行

2018年10月17日 《法制日报》 09版:

《法制日报》截图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本报讯 记者蒋安杰 10月13日上午,在沙坪坝校区体育馆门前合影之后,西南政法大学78级入学40周年返校大会在当年的食堂举行。校友工作办主任王群和78级校友蒋平主持了会议。

  相聚的力量跨过万水千山,西政78级申浩然、韦绍英等校友跨越重洋,不远万里回到母校怀抱。相聚的力量越过年岁阻拦,185名78级学子和45位白发苍苍的恩师跨越数十重逢,此次参加活动的老师中九旬老人就有6位,其中,年龄最大的是97岁高龄的金平教授,他们早已望穿秋水。

  纪录短片里的一幕幕熟悉的场景,一曲曲当年脍炙人口催人奋进的歌曲,勾起了在场师生的当年情。

  副校长刘革在会场上宣读了在国外访问的樊伟书记的祝贺短信。樊伟书记说:“78级是我校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40年与母校荣辱与共、同心同德;78级更是与改革开放和法制昌明,40年风雨同舟、同向同行。78级以其巨大成就,谱写了西政学子的精彩华章,为母校赢得了无尚荣光,母校感谢你们!”

  78级返校活动筹委会代表李庆,时任西南政法学院团委书记蒲永秀、西南政法学院原院长高绍先先后发言。高院长在讲话中回忆了和78级学生朝夕共处的美好岁月,抒发了78级全体师生的“歌乐情怀”。

  付子堂校长说,1978年的西南政法学院,可谓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但就是在这种极端艰苦环境中,却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可以说,西政78级是群体性成功,而成功的背后留给西政历史的,就是“西政精神”。作为文革复办后的第一届学生,他们与百废待兴的西政共同起步,印证着改革开放的轨迹。

  10月11日,“我这四十年——78级成长之路”系列讲座正式拉开帷幕。当晚,张穹、李庆、尹向冰、赵旭东校友率先开场。各个分会场皆是人声鼎沸,座无虚席,席地而坐者、倚门而立者比比皆是。随后的两天,王海萍、徐育康、王育军、张建田、张广兴、邓文定、张飞舟、王黎8位校友又带来8场精彩讲座。

  付子堂:校友永远是母校的牵挂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今天,78级同学聚首沙坪坝校区,我代表正在国外访问的党委书记樊伟同志,代表全校25000余名师生向回到母校的师兄师姐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听了高绍先老院长以及校友和老师们的发言,感慨良多。我首先向尊敬的老师们表达感谢!是你们以自己的圣心和精心,传播道义,授业解惑,如今桃李芬芳,树木参天,我给老先生们深深地鞠上一躬,你们是西政的宝贵财富!

  40年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年轻的你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而来,学在西政,学以成人。

  1978年,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年份。西南政法大学以改革开放后首批全国重点大学的身份,成为当时四所政法院校中唯一恢复高考招生的学校。我查了一些资料:1978年夏天,全国共有610万考生参加高考,最后300多所高等院校录取40.2万人,录取比例不足7%。而当年全国法律专业招生仅有729人,其中西南政法大学首次以“绝密专业”招收了来自全国各地23个省、市、自治区和部队各兵种424名学子(后来毕业423人,有一位肄业)。其中,政法专业365人,师资班(哲学专业和国际共运历史专业)59人,师资班的许多同学后来实际上也走上了政法战线。

  而1978年的西南政法学院,可谓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就是在这种极端艰苦环境中,却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可以说,西政78级是群体性成功,而成功的背后留给西政历史的,就是“西政精神”。

  西南政法大学有两张靓丽的名片,一张是西政精神,一张是西政校友。因此,我曾在张建田师兄的《歌乐年华》的序中以《我为“西政精神”鼓与呼》为题,强调了“西政78级与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开放一同起步,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程一路前行,与凤凰涅槃的西政复兴休戚与共。”强调了78级留给我们的财富:一是心系天下,志存高远;二是学术开明,思想活跃;三是博学广识,与书为友;四是恩师情谊,如父如母。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西南政法大学恢复招生40周年。西政78级,可以说是与国家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同心同行,与学校“东山再起”同步共振。西政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广泛的社会知名度,西南政法这块金字招牌正是包括78级校友在内的一代又一代西政人不懈努力而铸就的!

  而今,岁月匆匆,情思依旧。正是西政情缘把大家连接到了一起,正是共同的命运把大家连接到了一起。此外,还要感谢我非常尊敬的一位特别的义工——年逾古稀的黄廷孝老师,他为了找到每一位当年78级的老师,和离退休处的工作人员一起,仔细回忆,打听近况,甚至为找到一个电话而欣喜不已。

  校友是大学使命的发展和延伸,是学校建设的动力和源泉。78级给母校带来的是无尚的荣耀,与此同时,78学子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反哺母校,特别是在学术资源、办学资源等方面,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我印象中,作为校长,大凡因学校合法合理之事求到师兄师姐那里几乎是有求必应,常常令我非常感动。

  这两天,西政渝北校区正和沙坪坝校区一样,掀起了一股“78热”。“我这四十年——78级成长之路”系列讲座已经拉开帷幕,感谢张穹师兄、李庆师兄、尹向冰师兄和赵旭东师兄的精彩演绎,感谢78级为在校的小师弟小师妹们带来了真正的西政鸡汤和学术盛宴。还有王海萍师姐等8位校友将走上讲台。我期待并恳请,78级入学40年,有40场精彩讲座,最后我们将会把讲座整理后结集出版,这必然是78级奉献给母校的最大的一份厚礼,必将永远载入西政史册。

  西政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像78级前辈一样的西政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西政教育事业这幢大厦的坚实与厚重,才有了西政历史的绚烂和骄傲。

  40年,日月如梭。40年来,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办学条件和招生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提升。学校占地面积已由当年的400亩左右发展为3000余亩,由沙坪坝校区、渝北校区、宝圣湖校区构成。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3690人,其中本科生17642人、硕士研究生5458人、博士研究生590人;仅今年招生,本科为4368人、研究生为2121人。

  其次,学校的成绩不仅体现在办学规模和条件的改变上,还有含金量的喜讯频传。比如,这近一年来可圈可点的成绩:去年底,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的法学一级学科,共同入围A级学科,并列全国第二,与此同时,这也是重庆市所有高等院校(包括一所“985”、一所“211”在内)中唯一入围A级的学科。

  今年3月,我校新增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不仅是我校法学以外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而且实现了全国法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突破。

  5月,在由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我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并列全国前四强,被评为8星级专业。

  7月,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中,我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五所高校获评A级,并列全国第二。

  当前,学校正在集中精力打攻坚战——“双一流”建设。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必须开疆拓土,寻找突围的路径,我们希望得到校友们的继续支持!此次返校,希望师兄师姐们多给学校的工作提意见和建议,多为学校引资引智。我相信,校友永远是西政最为强大的支持力量!

  亲爱的校友,无论您在哪里,您永远是母校的牵挂;母校是您温情的家!让我们把所有的祝福送给78级师兄师姐们,让我们以爱的名义承载更加美好的明天。

  尊敬的老师们,过两天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重阳佳节,让我们一起恭祝老师们、校友们健康永驻、快乐永驻!

  (文章为作者在西政78级入学40周年返校大会上的致辞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