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创新“三跨”机制培养复合型人才

  重庆日报客户端讯 (首席记者 彭瑜 通讯员 李智伟)12月16日上午9点,西南政法大学北园田径运动场。数十名身着白色勘查服的“侦查员和技术人员”正聚精会神地分别查看几个现场上躺着的“尸体”……这并不是真正的案发现场,这是该校一流“新社科”法治人才证据技术实务训赛营决赛的一个场景。

  “比赛选手是来自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13个学院的学生。”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院长胡尔贵介绍,自2017年以来,西南政法大学开始立项创新法治人才培养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三跨”机制,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法治人才。

  据悉,西南政法大学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为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更完善、结构更合理,2017年首次推出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的“三跨”训赛制度,先后举办了十大创新创业教育训赛项目,每年参训参赛学生达到3000多人次。

  刑事侦查学院副教授倪春乐称,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之前,法科学生的证据法教学和应用都着重于规范证据法学的方向,以致无法从技术原理和发生规律的层面思考“证据何以为证据”的问题,导致学生缺乏证据鉴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倪春乐说,通过对法科学生证据技术应用的基础培养,再举办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的法治人才证据技术实务训赛,让学生了解、熟悉并逐步掌握用工科,甚至理科的思维和方法来认识案件中的证据。

  今年10月初,一流“新社科”法治人才证据技术实务训赛刚启动,该项目参赛人数达到了364人,覆盖了全校十三个学院。随后,项目组聘请校内优秀教师和校外实务专家对参赛学生进行痕迹证据、文书证据、刑事证据的庭审运用、电子数据取证、视听资料证据取证、现场勘验实训等十余个专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接着举行初赛,采取笔试的形式对基础知识进行考察,决胜出了126名选手参加决赛。决赛之前,项目组还邀请重庆市公安局的一些侦查实务专家以现实案例为蓝本布置现场实施勘验,让进入决赛的选手现场观摩,以提升训赛的实战感。

  12月16日,12个决赛小组采取两两对抗的形式,在老师指导下以自行设计案情,自行布置现场,自行进行角色分工,对模拟刑事案件现场进行勘查“比武”。由重庆市公安局、重庆警察学院和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联合组成的评审专家组,通过对现场勘查情况和提交的案卷材料分析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并逐一进行讲解点评,最终确定决赛名次。

  “‘三跨’培养机制让我们的专业知识结构更合理,跨界的感觉真好。”行政法专业的学生张渝昕说,这是有趣的课程设计,这种跨界融合丰富了他们的理论知识、增强了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