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回望新中国成立的首个刑侦专业

光明网截图(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光明网重庆12月8日电(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宏 通讯员张旭)  40年弹指一挥间。历史不仅写在了纸面上,也写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宏图上。如今已是中国一流专业的西南政法大学刑侦专业,在40年前的1979年,却是一个全新的专业。

  这一年,最高人民法院接教育部通知,同意在西南政法学院设置刑事侦查专业,全国第一个刑侦本科专业就此诞生。在当年招生业已结束的情况下,96名从法律专业抽调的学生组成第一届刑侦专业。这个专业的成立,仅当年,就影响了近百名学子的人生轨迹。

  40年后的今天,12月7日,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专业创立40周年纪念大会及“公安政法院校刑侦卓越人才培养暨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在美丽的渝北校区举行。刑侦专业起于改革开放后对侦查专门人才的强烈呼声,发展壮大与国家建设法治社会的号角之中,始终牢记为国家政法战线育新人的初心与使命。

  首创刑侦 全国率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专业创建40周年。

  西南政法大学开展公安类专业教育始于1956年,当时西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开设有犯罪对策学课程,由犯罪对策教研组承担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1958年,犯罪对策教研组在合并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的基础上成立刑事侦查教研室和实验室,西南政法学院的法学教育开始具有公安特色。1963年刑事侦查教研室编写了新中国第一本以“侦查学”命名近20万字的教材《刑事侦察学教学提纲》作为法律专业本科教学用教材。

  1979年,公安部征得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并由最高人民法院向教育部发函,要求在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设立刑事侦查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西南政法学院于1979年正式设置刑侦专业并招收全国第一届侦查学本科专业学生,从而成为我国最早开办侦查学本科专业的学校,发展至今,已成为首批国家级侦查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侦查学特色专业建设点。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在刑事侦查专业创立40周年纪念大会上如数家珍地罗列了西政刑侦专业的数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刑事侦查学本科专业,第一本侦查专业教材,第一本专门研究侦查的学术期刊,第一个职务犯罪侦查专门化班,第一个侦查学、警察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全国第一个侦查学教授,高校第一个司法鉴定中心……

  40年来,全体刑侦人着眼学院长远发展,顽强拼搏,戮力同心,奇迹般地实现了从“一无所有”到“硕果累累”,刑事侦查专业变成刑事侦查学院,师资队伍从当初20余人发展到97人,学生规模从第一届96名本科生状大到1300余名本硕博队伍,在侦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中国侦查教育史上的“全国第一”。

  刑事侦查学院院长胡尔贵在纪念大会上说,学院近年来立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瞄准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和前沿发展方向,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推动刑事侦查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大数据与智慧司法学院三个学院的建设。

  桃李满天下 英雄模范辈出

  四十年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我校刑事侦查专业建设始终坚守法治初心,秉承“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精神,紧盯“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数万名学子从课堂走向执法一线、学术前沿,逐步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行业翘楚和中坚力量,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法治和刑侦人才队伍素质。

  当年歌乐山脚的幼苗,历经四十年风雨,不仅已长成参天大树,也让刑侦的种子洒满了中国大地,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26岁为了保卫人民利益、捍卫法律尊严倒在歹徒刀下的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芦振龙,24岁因协助堵截抢劫出租汽车案犯光荣牺牲的厦门市“特区卫士”“优秀人民警察”武清文,中国杰出青年卫士、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王治军,联合国和平服务勋章获得者、中国警察进入联合国人权调查机构第一人刘海志,公安通讯战线尖兵崔镭以及“深圳市三八红旗手”“南粤百优女政法工作者”李洪波、公安部审讯专家谭平、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王淑琴、被重庆媒体誉为“法医神探”的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技术大队民警叶泸键、在特大制贩毒荣立个人三等功的广东边防总队秦志强等都在努力地诠释着西政刑侦人的风采精神面貌。

  当天上午,来自来自全国各个公安政法院校和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围绕“公安政法院校刑侦卓越人才培养暨一流专业建设”主题展开了研讨。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吴钰鸿,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罗红,上海公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杨维根,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邹明理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吴钰鸿表示,以侦查学为代表的公安专业是重庆唯一西部领先、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一个专业,在2016年度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中被评为全国第二的中国一流专业,侦查学一流专业建设是公安高等教育的系统工程,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基础与智力支撑,40年来我校为培养侦查学人才8500余名,为公安司法战线输送大量专业人才。

  罗红表示,未来渝北区公安分局将加强与刑侦学院的合作,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警备能力,培养适合新时代需要的高层次政法公安人才。杨维根表示,以身为西政人为豪,在西政的学习经历让他受益终身。邹明理表示,办好一个专业要有明确而坚定的办学精神以及针对性强的办学特点。

  栉风沐雨 薪火相传

  纪念大会上,当已近期颐之年、刑事侦查专业创始人之一的周应德老教授通过视频发来祝福并为新院徽题写院名;当耄耋之年的侦查学老教授邹明理步伐矫健地走上台,分享当年刑侦专业创办之初苏明德和边保生两位老院长关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故事,刑侦学院以他们为源头,汇聚出一股磅礴坚韧的刑侦活水,为新中国公安政法系统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人才。

  40年前秋第一届刑事侦查专业本科生、23岁的管光承穿着筒靴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高一低地踩着泥泞的路,走向烈士墓旁那座刚刚用红砖砌起来的教学楼;2019年,“西二代”邹卫东和他所在的司法鉴定中心正经历着5G技术所带来的变革。40年前冬冷夏热、漏水停电的东山大楼里79级席朝明在烛光中埋头苦读,40年后冬暖夏凉、宽敞明亮的图书馆2019级满潇阳在通过智能系统查阅资料。40年前刑侦79级学生在歌乐山下清晨的重重浓雾中积极求索;40年后,在温暖的冬日阳光中,毓秀湖畔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专业创立40周年纪念活动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广东省西南政法大学校友会为支持西南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向重庆金平法学教育基金会捐资50万元,用于刑事侦查学院包括利剑特训队在内的“学生特色社团建设”。同时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全体刑侦校友以贵达律师事务所名义设立刑事侦查学院“贵达杯”辩论赛及“贵达奖学金”奖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辩论比赛,发扬光大西政的论辩文化,以及对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刑侦学院学生进行资助和奖励。

  刑侦学院79级甄鸣、89级校友高其春、99级陈如超、09级宋畅、19级满潇阳讲述“我和刑侦的故事”,承前启后,回顾了四十载铿锵足音、筚路蓝缕育英才的光辉岁月,也展望了秉承刑侦传统、不断开拓创新更加辉煌的刑侦明天。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季幸,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张玉镶,公安部刑事侦查局,以及国内许多公安政法院校、出版社发来了贺信。各校友会和老教授也纷纷向刑侦学院捐赠了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

  纪念大会还举行了学院标识系统发布仪式和四十周年刑侦学子文库首发式。大会后,还举行了“侦程”师生风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