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坚持“跟-助-聚”激发统战成员参政议政效果显著

中央统战部网站截图(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2019年,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坚持“思想引领跟党走、工作关心助发展、联谊交友聚合力”的工作理念,加强对学校统战成员的思想政治引领,激发统战成员建言献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党外人士撰写各级各类参政报告达100余篇,智库成果19篇,共计7种刊物采用。

  一是思想引领跟党走,解决统战成员政治站位、理论认同的问题。认同到位,通过学习教育强化思想引领工作。通过组织召开双月座谈会、暑期座谈会等,及时传达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通报学校重大事项进展状况等。选派优秀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市级培训班及报告会10人次。提纲挈领,编制《西南政法大学统战工作手册》(第二辑)。印发给学校各级党委、党外人士,引导他们“学统战、懂统战、爱统战”,作为“案头书”常学常用、指导实际工作。

  二是工作关心助发展,解决参政有据、议政有序的问题。充实组织,搭建统战成员参政议政的平台。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动态数据库,掌握各类党外代表人士相关信息75人。推荐市级、区级民主党派代表人士15人次。学校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现有副校长1人;正处级干部6人,副处级干部5人。市人大代表5人、市政协委员7人,区人大代表3人、政协委员19人。担任党派中央委员的2人,党派市委委员的2人,区委主副委的13人,区级团体会长、副会长的3人。拓宽渠道,积极举荐优秀党外代表人士校内外挂职。对外推荐民进会员侯东德教授赴市总工会挂任副主席;推荐党外代表人士2人赴实务部门接受挂职实践锻炼。搭建校内挂职平台,印发《中共西南政法大学委员会党外代表人士校内挂职选任工作办法》,现校内挂职副处级党外干部7人。建立制度,将参政议政成果认定为相应级别的科研成果。解决了高校统战成员参政议政成果与学校职称评定、岗位业绩考核相贯通的问题,使参政议政成果转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联谊交友聚合力,解决统战成员受重视、勤参与的问题。统筹安排,党委将统战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对标对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高校统战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相关工作内容。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统战工作23次,党委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2次。健全措施,党委加强与统一战线成员的沟通和联系。首先,落实党委常委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制度。印发《关于2019年校领导、党委常委联系党外代表人士有关事项的通知》,校领导、党委常委共联系党外代表人士43名,在联谊中把政治引导与利益关照相结合,真正交到好友、交到诤友。其次,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制度。2019年,校领导、党委常委联系少数民族学生28名,二级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联系1名少数民族学生,帮助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不离开”“五个认同”的思想观念。最后,落实学校重大会议特别是党委常委会邀请党外人士参加机制,截至2019年12月,党委常委会会议邀请党外人士列席29人次,为统一战线了解学校大事、了解党委决策、知情明政、建议献策提供重要渠道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