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狐》:国产警匪剧的现实叙事与创作提升

光明网截图(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作者: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刑侦剧研究中心主任 肖军

  近日,国产警匪剧《猎狐》收官,并取得不俗的成绩。近年来,以《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一大批本格推理和社会派推理为代表的国产优秀警匪剧吸引了大量青年观众,展现出极强的年轻观众粘附力,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湄公河大案》(2014)、《破冰行动》(2019)等,更是俘获老中青三代观众的喜爱,现实主义题材警匪剧大放异彩,市场前景为人看好。

  国产警匪剧的现实叙事

  《猎狐》以公安部2014年“猎狐行动”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以夏远、吴稼琪为代表的经侦警察侦破经济犯罪大案、开展多国跨境追逃的故事,当属现实主义题材警匪剧。作为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分支,现实主义题材警匪剧强调对社会问题的折射和深层成因的思考,更加注重艺术性的表达。

  首先,采取真实性叙事手法构建故事。现实主义题材警匪剧同样遵循真实可信的创作原则,前期需花时间采风、积累素材,尽量避免使用技巧叠加。《猎狐》根据公安部的“猎狐行动”创作,所谓“猎狐行动”是全国公安机关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的代号,此行动持续至今并成为“天网行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于2015年4月部署开展的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重要行动)的重要一环。该剧选择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百名红通”中的一员,前半段围绕马世才案、孟伟案、克瑞公司/新高科公司操纵证券市场案展开,经侦与刑侦并进;后半段围绕上述案件嫌疑人孙铭、赵海青、唐洪、王柏林的追逃而演进,随着对每个嫌疑人的抓捕及审讯,故事层层递进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故事、人物、结构组成该剧的核心要素。

  其次,传递正能量引领核心价值。警匪剧主要的显性功能在于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以反腐、扫黑除恶还是以境外追逃为依托,最终凶手或幕后指使都被绳之以法,彰显正义。《猎狐》中,猎狐小组通过六次境外追逃,前往多国与当地执法机构合作,劝返或抓捕嫌疑人,过程中经历了重重危险,但他们自始至终没有畏缩,肩负最初使命,为观众传递正义必将战胜邪恶、锲而不舍追求真相的精神;剧中还提到,猎狐行动是国家行动,犯罪分子面对的不是一两个警察,而是整个国家力量,有国家作为坚强后盾。其传播效应在于,让普通公民敬畏法律,崇尚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因此,《猎狐》善于抓住关键点、引起共鸣,观众通过观看剧集正视社会问题并反思,从艺术感悟现实,这也是电视剧的社会贡献。

  国产警匪剧的专业缺失

  专业性不强甚至带有专业错误是国产警匪剧多年来的通病,也是创作的瓶颈,这无疑会降低整部剧集的质量,《猎狐》也或多或少存在类似问题。

  其一,《猎狐》未详细展示与境外执法机构的合作过程,多数情况下一笔带过,即某执法机构提供了证据,猎狐小组可以前往该国,并在该国执法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任务。众所周知,基于政治、司法复杂性,加上没有执法权,使得海外追逃难上加难,其背后的协商、沟通过程是艰辛的,得到信任也是不容易的事,但剧中一般无法也不会展示这些细节,对观众而言难免有遗憾。

  其二,《猎狐》中也出现了一些专业性的错误。如果说合作过程不便展示是客观原因使然,那么专业性错误则是主观原因导致。如在传唤郝小强时,文书混淆治安传唤和刑事传唤;在对待王柏林时,程序混淆美国绿卡、永居权和国籍;在商量抓捕赵海青对策时,表述混淆欧洲国家、欧盟、申根区;另外,剧中有时对警务合作、引渡、劝返、异地追诉、遣返等追逃方式也未区分。当然指出这些会被冠以“挑刺”之嫌,殊不知正是对专业性的不重视,才导致成为多年来的通病。事实上,这反映了创作者的从简心理,对专业性用语前后不核对统一化,没有仔细考究问题的专业性,甚至以感情戏、水剧情冲淡专业性,不免引发质疑。须知,警匪剧除了悬疑推理外,其内在的法律专业性、侦查专业性也是看点。《猎狐》的专业性不强反映出国产警匪剧的创作瓶颈,要突破瓶颈,势必应加以纠正。

  现实主义题材警匪剧的创作提升

  不同于本格推理用设置悬念、强调逻辑和社会派推理用设置人物、强调批判来吸引观众,现实主义题材警匪剧是通过对真实案件尤其是大案要案的改编、还原并反映现实问题来打开市场。以《猎狐》为例,该剧并不存在悬念,也不是以案件描写人性。所以,现实主义题材警匪剧的出路与前景在于故事性和专业性。

  故事性是该类型的第一要求。在对故事性的追求过程中,创作者可以通过网络、报刊、实地考察、与办案人员交谈、翻阅案卷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然后进行改编,真实还原人物与故事。例如,《猎狐》通过对上述资料的整合,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现实中的“猎狐行动”。而在专业性方面,《猎狐》的完成度就差强人意,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过程缺少专业人员参与。创作团队应寻求专门的刑侦剧研究机构或专业人才帮助,从创作初期直至整个拍摄过程介绍都要有研究人员(全程顾问)参与,随时纠正错误,并给出专业性建议,法律条文适用正确与否、侦查措施运用合理与否、追逃方式区分到位与否都是提升专业性的关键点。如果专业性的问题不解决,现实主义题材警匪剧很难获得高质量发展。不过,越来越多专业研究或顾问机构的成立,法学、公安学、影视学专门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与输出,专业顾问全程参与创作机制的完善,为该类型剧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

  总体而言,现实主义题材警匪剧的现实叙事要向真、价值引领要向善、故事构建要向上,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把关,努力实现专业之“真”与艺术之“美”相融合,继续将“中国故事”讲好、讲精彩,可以预见,国产警匪剧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