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来了 准备好进入法治新时代了吗?

网页截图(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5月28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件盛事。为了配合民法典相关落地工作,西南政法大学即日起启动了民法典的宣讲工作。

  在启动仪式上,以金平教授为代表的西南政法大学“老中青”三代学者,回顾了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纂历程。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等等,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典制定工作,但皆出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可以说,编纂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

  通俗来讲,本次民法典将以往众多的民法、商法、婚姻法、物权法等等归纳到了一起,对于民众来说,出现一个事件涉及到多种法律的纠纷后,就可以化繁为简,寻找针对性更强的民法典来进行法律干涉了。 

  为尽快向民众普及民法典,帮助各单位和群体掌握和运用好民法典,西南政法大学成立了“民法典百人宣讲团”,并于即日起开始系列宣讲活动。按照每个区县、每个学校逐一落实的工作思路进行开展,同时,还将利用西政学生假期回家的机会,让学生在家乡进行普法宣传。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王琬迪 卿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