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典宣讲团”发挥党外知识分子普法宣讲重要作用

网页截图(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件盛事。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培养法治专门人才最多的高等政法学府,西南政法大学为学习好、宣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献礼70 周年校庆,学校于5月28日组建“民法典宣讲团”,常态化开展民法典普法宣讲活动。

  学校民法典宣讲团目前拥有教师成员 54 人,其中党外人士 9 人,大家为民法典的编纂和宣传贡献自身力量。一是主动参与编纂研究。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学校不少党外人士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建言献策,如民建会员王洪教授参与继承法分编的编纂研究工作,提出的修改建议和意见被民法典采纳吸收。二是自觉参与集体备课。宣讲好民法典,宣讲团自身学深悟透是前提,宣讲团中的党外人士共参加集体备课和集中学习5次,通过骨干示范、以优促新的方式苦练内功,不断增强作为宣讲团成员服务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无党派人士杨姗副教授进行“小区生活中的民法典”试讲,效果很好,精准把握了民法典中的中国特色、核心要义和重要内容。三是积极宣讲提升自我。党外人士中的青年教师与教授或资深副教授分组搭配,通过集体备课、现场听课、一对一交流指导,形成了骨干示范、跟学实践为一体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模式,让广阔的宣讲实践成为最好的授业课堂。截止目前,共有3名党外骨干教师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进行4次宣讲,覆盖人数400余人。

  民法典既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趋善抑恶、固化公序良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利器。党外人士宣讲既能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也能积极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推进国家法治进程继续贡献力量。在接下来的宣讲中,西政党外人士将继续加强学习和体会民法精神,继续深入研究、积极投入,让民法典政治成为社会大众的财富。

  (重庆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