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平等自愿公平等原则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页截图(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原标题:

  民法典的平等自愿公平等原则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西政民法典宣讲团为昆明市法院检察院系统宣讲

  7月10日至11日,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典百人宣讲团”成员孙鹏教授以“民法典的规范创新与实践应对”“民法典的时代意义、精神内核和制度特色”为题,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在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昆明市人民检察院进行了宣讲。孙鹏通过讲解一些典型案例和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为大家解析民法典的创新之处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在上海,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姐妹俩共同继承了父亲的拆迁补偿款。姐姐在英国留学,妹妹私自用这笔钱购买了一套房屋。那么,姐姐到底只该拿本金和利息,还是共享房屋的增值利益呢?

  10日下午,孙鹏就此对昆明市、县、区1400余名法院工作人员展开民法典物权编担保法现代化、完善合同保全制度、增设保理合同等内容的讲解。

  买车人A在购车时仅支付了首付款,然后就该车剩余价款向卖车人B设定了抵押权。A又将该车质押给C。后来车辆严重受损,A将车送到修理公司修理,由于没付修理费,修理公司将该车留置并出质给D……这个案件的权益纷争,典型地体现了担保物权“排座次”时权利人的权利大小。

  湘泉集团欠湘西工行贷款2.48亿元,长城公司从湘西工行受让了该债权。湘泉集团将其持有的酒鬼酒公司股票以3.52亿元转让给成功集团,并约定上述股权转让金由成功集团直接付给酒鬼酒公司(这一协议违反法律规定)。后来湘泉集团破产。湘西工行可以行使代位权诉讼,代湘泉集团找酒鬼酒公司要钱吗?

  孙鹏用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案例,为大家讲解民法典对于物权担保的规定以及创新之处。

  “昆明市及14个县、区法院2019年共受理23万余件案件,审结21万余件案件,其中70%以上都是民事案件。”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付锡勇表示,孙鹏的宣讲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11日下午,在昆明市人民检察院,孙鹏为昆明市、县、区1200余名检察系统工作人员进行了宣讲。孙鹏表示,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将其作为立法目的。民法典的平等、自愿、公平等基本原则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比如,民法典1142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遗嘱;若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民法典第151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此外,婚前隐瞒重大疾病,不知情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婚姻无效并请求赔偿,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诚信原则。

  民法典的一大亮点是绿色原则。比如民法典不少条款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当事人履行合同时应负担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义务;当事人在合同终止后负担旧物回收义务等等。

  民法典第184条被孙鹏称为“好人条款”。这一条款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鼓励见义勇为,纵然’好心办坏事’,好人也免责。”孙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