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人宣讲普法 让民法典进群众身边

法制网截图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锋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也是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如何让百姓认识民法典、熟悉民法典、读懂民法典?让民法典走进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西南政法大学“一马当先”,在5月28日民法典通过当天,便成立了民法典宣讲团,深入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甘肃、广东、河南、湖南等各省(市)政府、区(县)、企业、学校、社区和农村开展民法典普法宣讲工作。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介绍,宣讲团共150余人,以民法教研室的教授为核心,包括民法、商法、婚姻法等学科方向以及经济法等学院的教师五六十人,其余为学生成员。

  几个月来,该校党委全方位地部署谋划民法宣讲工作,以深刻认识民法典人民性为发力点,以精准把握民法典精神要义为基础,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实现普法和教学科研等多方位共赢。

  线下宣讲接地气  走进百姓心坎里

  “坐在前排的这位大爷,您叫什么名字?”“赵云,这名字好!跟三国里的一位名将名字一样,有没有人要求你改名?”“对!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原则情况下,别人不能要求你改名,这是你的姓名权。”在重庆武隆后坪乡天池苗寨,西政宣讲团的首场宣讲妙语连珠的展开了。

  “老百姓对于婚丧嫁娶、衣食住行都有很强的法律诉求,但以前没有很好的渠道去了解。”重庆市武隆区后坪乡乡长刘加海说,宣讲团成员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展示了民法典与美丽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的关系,这对于推进法治乡村建设非常有意义。

  据该校宣讲团副团长、民商法学院副院长张力介绍:“为精准把握民法典要义做到高水平宣讲,宣讲团先后进行了8次集体备课和集中学习。”宣讲团组织骨干成员反复斟酌、多次试讲,并由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宣讲团副团长谭启平等资深教授讲授示范公开课,最终确定了宣讲大纲的“母版”。在此基础上,各宣讲团成员根据宣讲的对象、场合、需求等进行靶向性的个性化设计。

  “每位成员都有好几个不同版本的讲稿。”张力表示,比如,有总则的、各分编的;也有关于民生、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等不同主题的,成员会根据不同的宣讲对象选择关联性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打造“一次一课”的个性化课程。

  近日,在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典学生宣讲团启动首场宣讲。大学生们用“家和万事兴”等情景剧,对民法典关于婚姻、高空抛物等内容进行了生动的宣讲。

  学生宣讲团副团长陈钊介绍,团里排练出10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情景剧,还准备了一些小品、快板等项目,简单直接地“以案释法”,让村民们秒懂生活中的“为与不为”。

  据悉,西南政法大学还组织了百余人的民法典学生宣讲团,宣讲团学生将利用暑假在全国20多个省市进行宣讲,这也是该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据统计,截至8月20日,宣讲团成员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宣讲近300场次,覆盖直接受众10万余人次,生动、鲜活的宣讲让听众们纷纷感叹“太接地气了”。

  “他们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把普法教育送到了我们身边。”“知道了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案件应该如何应用《民法典》

  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了。”

  ……

  “这样讲,真的是贴近了我们的生活,记到了心里的。”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西政人都是民法典的宣讲人。”

  5月30日,西政在全球校友工作会上发布了《致西南政法大学全体校友的倡议书》,号召全球30万西政人行动起来,带头学习、宣传、践行民法典。此后一周内,广东、海南、福建等8支民法典宣讲校友分团成立。

  广东省汕头市校友分会秘书长麦卫城表示,“适逢今年母校建校70周年,全体校友应立即行动起来”。为响应学校倡议,各地校友分团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校友资源,依托“歌乐山大讲堂”等校友品牌活动在当地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

  线上宣讲引关注 与时俱进创新意

  西政民商法学院党委书记张伟莉表示:“在新时代,要引导全社会‘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这对民法典宣传的广泛度、辐射面提出了要求。”

  因此,宣讲团积极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宣讲,如在“光明网”“一直播”等平台推出系列线上直播,强化“网络阵地”的民法普及。

  据悉,6月5日至9日,光明网以“民法典:为什么万众瞩目”推出学校首次云直播理论宣讲,宣讲团骨干成员张力、侯国跃、黄家镇分别围绕民法典“你是为了谁”“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家园”“让权利既有红妆也有武装”主题进行云直播,三场直播累计听众超过1200万,瞬间观众流量超过100万,刷新光明网直播瞬间最高流量记录。

  7月9日,民法典宣讲团推出“每天学点民法典”系列宣讲短视频活动,要求宣讲团成员每天拍摄一条短视频,且在一分钟内就一个民法知识点或者民法条文进行讲解。

  8月19日,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开始在“厚德云课堂”公众号上推出民法典宣讲线上公益活动,由10位教授讲述40堂民法典精编讲解,累积播放量已逾40多万次。

  8月25日,学校民商法学院还在学院公众号“民商荟”上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线上“民法典知识达人挑战赛”,以民法典小常识为题,开展每日趣味答题活动,有近3000余人参加了该活动。

  西南政法大学开展的系列民法典宣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百姓识法、懂法、讲法。与此同时,学校部分学院通过深入基层、走向课外的系列普法活动,较大程度地促进了相关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

  宣讲团成员、民商法学院副教授杜江涌说,在基层的宣讲让我能够“听民声、知民意",对于民法典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对于制度设计有了系统化的思考,为下一步的理论思考提供素材与方向,增强了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由“重理论、重分析”转为理论与实务并举,获益匪浅。

  民法典作为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凝结着几代人的梦想。西南政法大学“金平”教授被誉为“当代民法史活化石”,曾三次参与民法典编撰,一生与民法结缘。而西南政法大学作为我国培养法治专门人才的重要学府,做好民法典宣传,让百姓了解民法典,不仅肩负着民法典宣传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