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八方|网上“签字”如何做到安全合法又便捷?解决方案在这里!

华龙网截图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i-Signing介绍。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7日10时讯(记者 秦思思)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键盘逐渐取代了纸笔的地位,然而,在生活中依然免不了“手写”,比如:签字。如何让“签字”这件事融入互联网的生活?又如何保证在互联网上的“签字”安全又合法呢?这个问题困扰着大部分的“甲乙双方”。

  2020线上智博会正在举行,西南政法大学在展厅展示了“原笔迹电子签名与区块链加密存证融合的i-Signing全程无纸化签署方案”。据介绍,i-Signing以手写原笔迹电子签名技术为核心,提供合同/文件在线签署、文书证据在线归档管理、在线存证与出证等一站式智能签署服务,能解决纸质证据电子化过程中的司法效力问题,实现可信证据智能化、规范化。

  i-Signing研发人,西南政法大学物证技术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易旻介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我国电子签名的方式有两大类: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和数字证书方式,两者各有利弊。手写签名属于生物特征识别型,也是为古今中外所认可的行为确认方式,其助推数字社会发展,让签名从“墨迹”到“数字”的关键核心在于如何保证“是我签”“随时签”“安全签”这三点。

i-Signing终端设备。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可追溯能存证,还能举证,既有身份识别还能电文融合加密。让电子签名像纸质签名一样具有同等法律效应,且不受空间等限制。这就是最初研发i-Signing的想法。”他介绍,“现在做电子签的很多,但是大部分都侧重于数据电文(如合同、协议)的在线形成,签署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存在潜在的风险。而我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实现如纸一般的签名电子化,既要让签名的人沿袭纸质条件下的体验和习惯,更关注于载体变化后签署过程、数据电文与签名融合、安全存储等细节,做到:你签的是你看到的、也仅是你看到的,不会被盗用签名;你签的过程是安全的,是落笔无悔的;你签的行为是可追溯的,是无可辩驳的。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在签署过程中,该系统记录签署人从落笔开始到签署完成并起笔的全过程,真正做到“是我签”,在签署后,业务过程直接进入区块链存证做到“安全的保存。i-Signing正是按照这样的想法而开发、实现,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签名电子化的落地应用产品。”

  易旻说到,i-Signing智能签署平台可和几乎所有行业正在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无缝嵌入,真正实现签名电子化的可信和可靠,其意义尤如数字社会的“笔墨纸张”,解决了线上线下、实物空间人的行为与线上赛博空间的映射与交互,提供了合法高效的签署手段,并延生出超越纸质社会的更多福利,如全程无纸化所带来的环保效应、档案管理的革命性变化、签署的时空限制的突破等等。

  据了解,在i-Signing智能签署平台技术研发中,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物证技术重庆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就对技术实现路径给予了专业支持,保证手写原笔迹电子签名能够符合证据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