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迎来70周年校庆

  

新华社截图 (来源:重庆频道)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9月21日电(记者柯高阳)“群山逶迤,两江回环;巍巍学府,屹立西南……”9月20日,西南政法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纪念日,雄壮的校歌在纪念大会上响起。

  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成立西南政法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历经70年发展,西南政法大学已形成以法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

  本次大会线上线下同时举行,在校外设有70个分会场、校内16个分会场。上午9时20分,纪念大会现场响起欢快的《奔跑吧,西政》主题曲,在校旗的引领下,来自全球各地的36个校友分会代表挥舞着会旗汇聚到舞台中央。作为校庆70周年主题活动之一。“奔跑吧,西政”于今年5月启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西政校友参加,在全球90座城市点亮了“西政星辰”小程序,活动总里程达13万公里。

  在纪念大会现场,还有一个特别的环节:向11位老一辈教职工献花致敬。11位老教授、老先生在青年师生的搀扶下缓缓进场,他们是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98岁的金平教授,西南革大教师、94岁的黄焘副教授,西南革大干部、93岁的金生华老师,首批进入西政工作的建国初期老干部、91岁的程正宗老师,西南革大干部、87岁的娄伯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85岁的邹明理教授,老教授代表、84岁的吴光辉教授,81岁的左开大教授,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79岁的徐静村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9岁的文正邦教授,资深翻译家、72岁的宋雷教授。当头发花白的老教授、老先生们走上主席台时,台下响起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西政70年攻坚克难、负重自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奉献史,一部坚守中国法学教育的奋斗史,一部西政人投身法治事业的创业史。”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在讲话中回顾了西南政法大学70年来的发展历程,深度阐释了“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付子堂表示,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出发,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继续强化西政办学特色,着力培养务实人才,促进校园论辩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将打造法学一流学科高峰,推进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学科、国家安全学科高原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联动发展;将创新“大科研”工作体系,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校庆期间,西南政法大学还举办了故事会、笔谈会、歌咏会、研讨会、报告会、博览会等主题活动,首发《西南政法大学校史(1950-2020)》《西南政法大学荣休教授文库》《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科史稿(1950-2020)》《西南政法大学学术论文索引(1950-2020)》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