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系统思维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重庆日报全媒体截图 (图片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坚持系统思维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肖军

  国家安全工作是党治国理政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国泰民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点要求。这10点要求既为构建大安全格局提供了方向,也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落实夯实了基础,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道路。在今后的国家安全工作中,需要重点对待、优先完成。

  系统论是用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的理论基础。大安全格局的重点之一在于“大”,其理论依据为系统论。系统论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目的性三大基本特征。从整体性上来说,“大”安全格局是对国家安全进行完整的布局,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就动态性而言,“大”安全格局中的安全要素,是动态调整的,是随着时代环境之变化而变化的,也正是因为不断扩充逐步形成更为宏“大”的安全格局。至于目的性,小系统是为其他小系统甚至是更大系统服务的,由于人类设定的参照系不同,而分属于不同的子系统,那么上升到具体层面,可以认为“大”安全格局系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系统而服务的。所以,用系统论能很好地解释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思维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保障。系统思维就是具有哲学价值的世界观,亦是具有哲学价值的方法论,其是系统论的外在体现。系统观念正渗透到社会的每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点要求。这些要求就是目前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亟待深入经营的要点,其包括了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关的若干角度。而这10点要求与系统思维又密切相关。系统思维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同时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我们要贯彻落实这10点要求,必须借助于系统思维且善于利用系统思维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

  用系统思维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厘清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将安全系统要素区分为不同种类的安全,政治安全、人民安全、经济安全在安全系统里是至关重要的,政治安全为根本,人民安全为宗旨,经济安全为基础,这三大要素是系统内最关键的要素,只有深入了解它们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权益。其次,将安全系统要素区分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要素之间的关系对内表现为结构,对外表现为功能,所以统筹两类安全就是要协调好安全系统的功能,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用好国家安全政策工具箱来完善安全机制。再次,将安全系统要素区分为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即在保障国内安全的同时,又要兼顾维护国际安全,只有发挥两者的作用,将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后,将安全系统要素区分为人的要素和其他要素,人的要素是系统存在的关键,是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而加强国家安全队伍建设,正是要优化人的要素本身,这对完善整个系统的其他要素是有利的,打造坚不可摧的国家安全队伍,有助于通过人的要素来推动其他要素的发展。

  用系统思维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优化和利用外部环境来落实。一是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党的绝对领导是总体国家安全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只有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各级党委(党组)把国家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二是要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才能优化总体国家安全系统环境。当然,系统对环境同样有影响,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三是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就是将安全系统的整体环境风险评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制度化,定期给系统“体检”,使系统能够健康、良好地运转下去。四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仅仅依靠系统本身还不够,需要利用科学技术等外部因素来加以完善。科学技术是环境因素,它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国家安全制度系统的科技含量和抗风险能力、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所以,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来提升总体国家安全系统的质量。(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