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人”邓显松592分考入西南政法大学 希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重庆残联微信公众号截图 (图片来源:重庆残联微信公众号)  

  总分592分!其中语文107、数学111、外语126、物理80、生物86、地理82分。这是重庆市六十六中学高三2班的考生邓显松的高考成绩单。

  

录取通知书 (图片来源:重庆残联微信公众号)   

  7月31日中午,邓显松一家收到了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类专业录取的通知书,邓显松显得平静,父亲邓军却很激动。“属于正常发挥,我们全家都比较满意。”邓军深知,在这个成绩背后,儿子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邓显松一家收到录取通知书 (图片来源:重庆残联微信公众号)   

  邓显松,渝中区大坪街道户籍,今年10月份满19岁。3岁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由于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肌肉逐渐萎缩无力,以至全身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症状跟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相似。10岁后,邓显松再也无法行走,只能坐在特制轮椅上学习和生活。

邓显松 (图片来源:重庆残联微信公众号)  

  一个全身瘫痪的人,是需要怎样的毅力,才能完成学习并参加高考,还考出了如此优秀的成绩。我们不禁会疑惑,邓显松是如何做到的?  

 

  心无杂念一心求学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样巨大的打击,对于一名孩子而言,是无比残酷的。当邓显松知道了自己的病症后,表现却出乎意料的镇定,家人想把他接回家里,好好的养病。却被他直接拒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想继续上学,我想考上大学。”  

  这条路注定很坎坷,也很艰辛。 

  早上7:30到学校,直到下午5点放学,邓显松都只能坐在特制的椅子上。这把椅子已经被磨得变了颜色,扶手是爸爸邓军自己加上去的,还有一个特制的靠垫,让无法直立的邓显松有一个可以倚靠头的地方。

  

邓显松通过特制椅子学习 (图片来源:重庆残联微信公众号)   

  12年来,邓显松每天都是靠在这上面学习。进入高三后,学习节奏更加紧张,虽然身体不好,但他没有放弃考大学的梦想。每次月考成绩都能进入班上前几名,几乎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二十名左右。

  

邓显松通过特制椅子学习 (图片来源:重庆残联微信公众号)

  邓显松参加2021年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时,总分为547分,在全重庆市的高三学生中排第19786位,其中语文117分、英语123分,妥妥的“学霸”。  

  怎样才能成为“学霸”?邓显松总结说,除了上课时仔细听讲,还要认真做题,做完题后一定要总结,思考这些做错的地方,究竟是哪个知识点没掌握好。

  

邓显松和父亲邓军 (图片来源:重庆残联微信公众号)

  当然并不是这样简单。爸爸邓军是同校的数学老师,儿子付出的艰辛,他看在眼里。“其他同学离开教室去上体育课、计算机课、实验课,他只能一个人在教室里面孤单地学习。“从早上7点半到学校,到晚上5点放学,一直无法离开椅子。邓显松尽量不喝水,早饭的牛奶只喝半盒,将在学校上厕所的次数控制在一次。  

  晚自习上不了,在家自学的时间更多。放学后,除了吃晚饭,他几乎不会休息,一直自学到晚上11点。晚上睡觉时,由于自己无法翻身,同一个位置受到压迫会非常难受,因此每晚都会不止一次请爷爷和爸爸妈妈帮自己翻身。  

  邓显松就是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专心地学习。  

  

  在父母眼里

  儿子是个阳光、自信的少年  

  “亲爱的儿子:不知不觉中度过了18年,恭喜你,成年了!在你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你的身体有医学无法治愈的疾病,但还是希望你能度过快乐的一生。你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学、生活,是我和爸爸最大的愿望,你也如我们所愿快乐地成长,努力的学习让你开阔了眼界,变得更加优秀,更加成熟。即将进入最艰苦的考前复习,希望你能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坚定地向着自己的第一个梦想迈进,我和爸爸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支持你,鼓励你,希望你能实现考上大学的梦想,进入一个新的天地!每个人都只有一生,过程却是由自己来谱写,我和爸爸就是你的助力,我们会一直陪伴着你度过美好而快乐的一生!”这是不久前,妈妈冼洁在学校的成人典礼上给儿子写的一封信。冼洁为了全心全意照顾儿子,辞去了4S店财务经理的职务,备考期间,更是每天来到学校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邓显松一家人 (图片来源:重庆残联微信公众号)  

  由于脊柱侧弯,手指变形,右手只有食指一根指头能够发力,写字会比普通孩子慢,有时笔还会掉到地上。邓军原本打算去申请高考延后半小时交卷,被显松阻止了。儿子很平静地对他说:“爸,我可以的。”  

  邓军说,从小学习上没让我们操心,也没补过课,他很自律,该学习、复习、练习哪些,自己都安排得好,也不希望自己受到特殊对待。进入高三后,每个月都有“月考”,有时会在晚上考。邓军担心儿子身体承受不了,提议把考卷拿回家去做。儿子也拒绝了。他说,拿回家做题会受到环境影响,更重要的是,不想自己被特殊对待。

  

邓显松一家人 (图片来源:重庆残联微信公众号)   

  在父母的心里,儿子是一个阳光、自信的少年。学校举办歌唱比赛,邓显松坐着轮椅上台唱了一首《一路平安》,送给台下的同窗,赢得热烈掌声。学校但凡有运动会,虽然他无法参加比赛,但总是请同学帮他把轮椅抬下操场,他即使只能歪着头,也会给同学使劲鼓劲加油。  

  邓显松爱看各种运动类竞技,篮球、网球、台球,甚至是冰壶的比赛规则,都能说出个一二。放寒暑假时,一家人会自驾祖国各地,青海湖、腾冲、九寨沟……在三亚的亚龙湾,邓显松第一次见到大海,兴奋极了,他央求爸爸妈妈把他的轮椅推到海水当中。海水淹没了膝盖,他感觉到自己仿佛正在海里畅游。  

  初三毕业那年,学校奖励邓显松去西安游学。陕西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兵马俑、汉学书院、航空博物馆,从古至今,他看得如痴如醉。他还穿上了汉服,模拟了古代拜师的全过程。  

  邓显松也并非一直都如此平和,偶尔也会发一下脾气,但他会很快平静下来,会跟父母道歉,微笑着继续前进。他始终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命运就会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然这一辈子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想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炎炎夏日,一股清风吹来,8月6日,渝中区残联一行来到邓显松家中,为其送去“扶残助学”资助金。问及邓显松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他告诉大家,希望自己上好大学,以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渝中区残联到访邓显松一家 (图片来源:重庆残联微信公众号)   

  从2015年至今,邓显松按照初中三年每年800元/人、高中三年每年1000元/人的标准,享受了渝中区扶残助学政策。2021年,根据《教育部、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7〕4号)文件,渝中区教育考试中心会同区残联、区卫健委经沟通研究,根据邓显松的身体情况,向市教育考试中心提出建议,同意邓显松使用轮椅、携带特殊桌椅和优先进入考场参加考试的合理便利申请。

  

邓显松在教室上课 (图片来源:重庆残联微信公众号)   

  邓军说,特别感谢教育系统、残联系统对孩子的帮助。从大坪小学,到现在的六十六中学,他所在的班级的教室都是一楼进出最方便的教室。小学时,同年级的其他班级都到楼上的教室了,他们班级却一直在一楼。中学时,他所在的整个年级一直都在一楼。  

  邓显松说,同学们也很关心他。上初中起,他从书包或抽屉里拿书到桌面上,就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于是,在课堂上或是课间,总会有不同的同学轮流帮他拿书和学习用具。同桌侯菁菁每天帮他收拾课后的文具,坚持了两三年。冉嘉鑫和冉梦鑫一对双胞胎,也会经常推着他去操场晒太阳。

  

邓显松假期学习 (图片来源:重庆残联微信公众号)  

  这些来自各方的帮助和关怀让邓显松一家更有动力。目前,邓显松利用假期时间学习英语四级、阅读专业书籍,他渴望着进入大学,学习计算机等各类知识,接触更优秀的人,去到更广阔的世界,看到更多美好的事物。他曾说过,人生梦想朴实又简单:考上大学,学更多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