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院坝公开课”开在田间地头 西政千名法律志愿者一年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活动上百次

  

  情景剧、手语表演……日前,西南政法大学特殊法治人才实验班的师生走进沙坪坝区磁建村三千城社区、重庆市聋哑学校等地,为听障人士带去别开生面的普法宣讲。

  近年来,西政发挥法学学科优势,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打造出具有法治特色的“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工作体系。

  

  ▲西政千名法律志愿者一年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活动上百次(西政供图)

  “我们把课堂搬到了户外,推进以法律实务问题为导向的互动教学,通过情境模拟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带入感,激发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思考,领悟正确的人生成长道路。”西政党史学习教育百人导学团导师、法学院颜飞教授介绍。

  比如,该校把“生态田野调查课”“人工智能体验课”“乡村振兴调研课”“党史学习教育实践课”等开在红岩革命旧址,开在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农家院坝里……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引导学生主动去探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通过参加广阳生态岛田野调查,让我对生态法治建设下重庆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新时代法学生的责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该校2021级博士研究生侯博表示。

  学校还举办“与最美人物面对面”系列沙龙,邀请全国“最美大学生”“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基层民警”“最美奋斗者”“最美公务员”等人物先后走进西政校园,通过与学生双向启发式的交流互动,以“最美人物”的人生历程和奋斗经历,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担负历史使命。

  《民法典》颁布一年多来,西政民法典百人宣讲团先后走进武隆后坪乡、猪八戒园区、两江中学等地,举行“院坝公开课”“企业公开课”“社区公开课”“中小学公开课”,为宣讲对象进行精准的内容选择、生动的案例讲解,让民法典知识“飞”进千家万户。

  

  ▲西政千名法律志愿者一年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活动上百次(西政供图)

  近年来,西政还打造了重庆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服务队、法律诊所、金杜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等多个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品牌。学校在基层法院、街道、社区设立多个普法志愿服务站,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开展 “市民学校”普法进社区、“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援助支教等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法律实践能力,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学校近千名学生法律志愿者在重庆市8个区县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活动139次、法治讲座58场、模拟庭审2次、受理回复咨询案件1109件、出具法律文书31件、出庭代理案件7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近8000份,普法受众逾5000人。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磅礴伟力,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