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融合调研区县行|长寿区双龙镇:供销社参股专业合作社助推发展血橙产业

  

  

  ▲2022年3月3日,“三社”融合理论调研团专家在长寿区双龙镇汇鸣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实地调研。本组图片由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双龙镇采取‘村社共建’模式的比例是多少?”

  “你们探索的‘兴农易贷’产品具体怎么运行的?效果如何?”

  “农担公司是如何介入合作社融资贷款的?”

  3月3日下午,在长寿区双龙镇政府,区县、乡镇两级供销合作社负责人及当地相关金融机构负责人、专业合作社代表齐聚一堂,与“三社”融合理论调研团专家一行,就“三社”融合发展模式及遇到的困难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

  当天是重庆日报与市供销合作社共同举办的“三社”融合理论调研活动的第三天,一大早调研团就从奉节出发,驱车4个多小时来到此行第三站——长寿区双龙镇汇鸣供销社。

  

  

  

  ▲长寿区双龙镇汇鸣供销社相关负责人向调研团专家介绍“村社共建”模式等发展情况。

  与石柱沙子镇、奉节平安乡相比,这里的“三社”融合又走出了什么不一样的路子?下午两点半,汽车直接开到了双龙镇天堂村小桔人专业合作社。

  一下车,放眼望去,满目皆是柑橘树,树上挂满了金黄的血橙。合作社负责人,同时也是双龙镇供销社主任陈洪热情邀请大家品尝,获得专家们一致好评:“好甜!”

  

  ▲长寿区双龙镇天堂村小桔人专业合作社,专家与合作社负责人就橘园发展、带动农户增收等情况进行交流。

  陈洪的小桔人合作社刚开始组建时仅管理着340亩土地,2018年,“三社”融合启动后,陈洪在区供销社的支持下,组建了双龙镇供销社,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加入小桔人合作社,目前整个合作社种植面积达4000亩。

  “你们的‘三社’融合具体怎么融的?有什么特点?”有专家问。陈洪介绍,他通过供销社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二者利益进行深度绑定。

  

  ▲长寿区双龙镇天堂村小桔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洪向专家们介绍推动”三社融合“、发展血橙带动农户增收的情况。

  目前,双龙镇供销社参股的专业合作社共3家,分别涉及柑橘种植、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销售等方面。“通过这样的股份合作,我们的整个产业上下游的要素就都打通了,有效推动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陈洪说。

  

  ▲长寿区双龙镇汇鸣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 

  对于双龙镇供销社的发展模式,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忠意表示肯定。“就目前调研的3个点来看,虽然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基层供销社均在‘三社’融合中发挥了极大作用。”肖忠意说,双龙镇目前虽然在信用社的融合上还不够,但是基层供销社与合作社的融合上已做得非常扎实,有力助推了当地血橙产业的发展壮大。

  

  》》相关链接

  “三社”融合理论调研专家团成员介绍

  

  ▲唐丽桂。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经所政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农村改革与政策、产业经济等领域。

  工作以来,主持参与项目近100项,参与编撰著作3部,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决策建议获得市领导批示4项,获得省部级奖项1项。

  

  ▲高静。

  西南大学教授,巴渝青年学者,西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从事乡村产业振兴,乡村创业以及集体经济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余省部级20余项,发表学术性论文50多篇,8篇资政建议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采纳,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

  

  ▲卢向虎。

  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智库建设处处长,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博士后,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长期从事农业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等国家级重要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5部,近三年撰写的咨政研究成果十余篇获得重庆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市委常委、副市长批示。

  

  ▲肖忠意。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建中央财金委委员。

  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长期从事金融政策和风险治理领域理论研究,形成专业学术和智库成果100余篇。

  

  ▲赖朝树。

  重庆日报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