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暑期“三下乡” 走进重庆市开州区满月镇

7月18日至7月20日,西南政法大学一带一路实验班的师生与国际法学院党委、国际私法教研室党支部老师共同组成一带一路“三下乡”领航队,在国际法学院党委的组织下,走进重庆市开州区满月镇展开了为期3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寻西南政法大学的红色根源,创新开展“三个一”基层支部结对子活动,开创性协调校镇合作,助力乡村创建国家级、重庆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开拓学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为村民提供丰富的法律咨询服务,为时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名帅故里行

7月18日,一带一路实验班党支部、国际私法教研室党支部暨中共重庆市开州区满月镇甘泉村支委会一同前往开州区汉沣街道,积极开展特色“校村党支部结对子”活动,探寻西南政法大学首任校长刘伯承元帅的红色伟业。

72年前,1950年5月14日下午5点,重庆红岩村的农田上彩旗飘扬,复旦中学的操场上,7000余人肃立着,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那座小小的简陋的主席台上。刘伯承校长站在台上,面对着莘莘学子期盼的目光,给所有人上了“开学第一课”。这天,便是西南政法大学的前身——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成立的日子。

带队党员老师与队员们深入纪念馆参观学习。馆内的陈列布展按历史轨迹,分为“壮志英华,从戎救国”“土地革命,屡建奇功”“烽火抗战,尽显神威”“解放战争,功勋卓著”“开国元勋,再铸伟业”“一代名帅,风范千秋”六部分,展线长达520米,陈列着珍贵图片630张,实物和文献资料358件,通过声光电科技手法生动再现了刘伯承元帅充满传奇的一生。

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征程,正是无数像刘伯承元帅这样的共产党人,以坚强的信念、坚定的信仰,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大家纷纷表示,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观绿水青山 访生态农场

开州区满月镇甘泉村在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方面走在了前列,是重庆市十五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甘泉村坚持“基础先行、产业为要、文化铸魂、党建保障”的振兴思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先行地推动了印象甘泉桶装水厂、印象甘泉民宿酒店、蓝莓基地等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为村民脱贫致富、甘泉村乡村振兴作出了长足贡献。

如今,全村已依托“一村一谷一中心,三高四场多作坊”的绿色低碳模式,全力创建碳中和生态乡村示范村。为深入调研当地农业发展,了解美丽乡村建设,7月19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一带一路“三下乡”领航队全体队员在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派驻开州区满月镇甘泉村第一书记郭邦春的带领和讲解下,对全村发展的成效进行了参观。

生态乡村建设既是营造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居环境,更是一场深入肌理的发展模式之变,是努力实现 “共同富裕” 走出属于自己生态乡村发展的重要道路,是关系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整个国家、社会乃至世界推进节能减碳、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扎根基层 为民立命

2022年7月19日下午,西南政法大学与开州区满月镇确定设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合作意向与设立细节讨论座谈会暨国际法学院一带一路“三下乡”领航队小红花法治兴村志愿服务工作会在满月镇甘泉村便民服务中心召开。

满月镇甘泉村有关领导、工作人员和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师生畅谈在满月镇设立西南政法大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想法和思路。在交谈中了解到,在努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基础上,满月镇的马营村正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甘泉村正在致力于创建“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这让各位西南政法的国际法学院师生认识到,市、区、镇、村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形成区领导牵头,驻村工作队、村民委员会党支部、镇包村领导与驻村干部共同推进设立了群众组织与集体经济联合社,真正发挥出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彰显出组织的力量。国际法学院师生深切感受到在这里奋斗的共产党员们真真切切关心着村民、实实在在为村民谋福利。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党建组织员宋渝玲表达了西南政法大学与开州区满月镇签署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的意向,“师生需要实践,满月镇需要法律”,西南政法大学与满月镇双方可以在教学科研和学生实践实训方面展开校村间有效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国际法学院党建组织员裴普强调“劳动培育三观,实践培育技能”,国际法学院一带一路实验班党支部书记李煜婕老师建议双方开展“实践、教学、就业以及党建工作的订单式合作模式”。西南政法大学与满月镇双方合作设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有助于推进满月镇法治文化建设,助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及“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同时,为实习学生提供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不同于公检法司的创新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基层创新实践平台,做到合作共赢。

满月镇包村领导舒灵巧组织员,对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老师的发言表示认同,并进一步提出满月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过程中在人才需求和智力支持方面的“供给清单”与“需求清单”。就“需求清单”而言,舒组织员表示,加强国家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是满月镇的重点中心工作之一,拟切实打造包含人民调解室、普法志愿服务队与法治文化建设体系在内的民主法治新时代美丽乡村。他希望满月镇与西南政法大学在签署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为满月镇输送更多法治人才,广泛参与培养与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努力摸索出一条经验可推广、可复制,建设可持续的新型村校合作模式。就“供给清单”而言,满月镇以产业为基础提供西南政法大学优秀学生基层实践实训平台,努力让前来实习的学生们学有所用,学有所获。

座谈会现场双方热烈交谈,气氛活跃。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的学生们也相继表示自己对此次满月镇之行收获满满,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对西南政法大学与开州区满月镇确定创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期待。

会议最后商定,双方基于即将签署的教学科研实践基地进行总结,学校方面将三观塑造、劳动教育灵活融入入党积极分子与发展对象的考察活动中,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同时,对满月镇的乡村法制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双方合作的推进和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正面引导效应。双方人员进一步就实践实训积分、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积分等创新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开州区满月镇将与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加强往来频次,校企互助,校村共进等方面,发挥各自所长,合作共赢,携手共进。

参与此次座谈会的还有:陆蒙华(开州区满月镇党建办负责人)、杨林(开州区满月镇党建办干部)、高锦双(开州区满月镇皓月社区第一书记)、李德祥(开州区满月镇甘泉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云杰(开州区满月镇甘泉村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以及其他工作人员。

拜访老党员 感受时代变化

7月19日傍晚,一带一路领航队的所有党员、发展对象与积极分子和带队老师李煜婕书记、宋继瑛书记一道,深入拜访开州区满月镇甘泉村张青亮党员之家。

老党员热情地与队员们拉家常,十分开心地给大家介绍他的入党经历、工作经历、家庭生活和乡村的巨大变化等情况,现场气氛融洽。在谈话中,张青亮同志表示,目前甘泉村的成功脱贫,依靠党在政策层面的正确引导,在绿色生态环境理念的基础之上,该村在驻村第一书记与村支书等领导的带领下,开展了大刀阔斧的自我的革新式的创新发展,凭借村镇自身优势,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形态,从而带动全村人民全面发展与共同致富。面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们,张青亮同志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与艰苦卓绝地脱贫一线斗争史,在场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党的光辉历程与坚韧不拔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发展的毅力与决心,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好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通过此次拜访,队员们也纷纷表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争取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法律进村镇 服务不打烊

7月19日晚,三下乡带路领航队的队员们在甘泉村开展了“法律进村镇,服务不打烊”普法活动,向村民们宣传普及民法典知识,解答法律疑问,帮助村民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弘扬法治精神。

一带一路领航队的队员们一起表演了诗朗诵《永远跟党走》,致敬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的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感怀中国共产党永远以人民为重,永远以人民为先,永远将人民放在第一位!

在甘泉村的议事亭中,队员们给当地村民们分发法律宣传册、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为村民们普及法律相关知识。讲解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中的有关知识、紧贴村民所需,契合村民所想。队员们为村民们讲解了农民工在工地受伤后应该怎么处理,当村民们外出打工给公司造成损失后应该怎么处理等问题。耐心细致地为前来咨询的村民解答相关的法律问题,引导大家依法依规表达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还普及了民法中的家庭纠纷、土地纠纷、社会资源纠纷、赡养抚养等问题如何解决,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使当地村民对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让村民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权益。

发展“直播带货”新业态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7月20日上午,一带一路领航队前往天上满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加入其直播带货。该公司在满月镇政府的引领下,积极探索村企合作新模式,打造满月山货、高山腊肉等绿色食品,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集体经济+职业农民”的新路子。在带货主播的帮助下,“小屏幕”打开“大市场”,为天麻、党参、茶叶、野生百合、高山土豆等满月山货插上电商的“翅膀”,出镇进城,销往全国各个省份。

三位队员沉浸式参与了直播带货,不遗余力地介绍了满月镇的众多农特产品,共收到3000余赞,百余人次下单购买。“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直播,一开始有点紧张和害羞,不知道怎么和观众交流,但是直播开始没多久,我就习惯了。”关于这次特殊的体验,队员马渝洲表示:“很荣幸参与到此次体验活动中来。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珍贵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比如在直播时要如何与观众互动交流,让大家喜欢并且购买我们的产品。”

裴普老师(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党建组织员)、宋渝玲老师(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党建组织员)、李煜婕老师(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一带一路实验班党支部书记)以及宋继瑛老师(西南政法大学国际私法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在现场都纷纷购买了本次直播带货的相关农产品,用实际行动支持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