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党建引领构建学生楼栋育人共同体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2月7日电 “服务就在身边,问题不出楼栋。”近日,西南政法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楼栋功能型党组织建设,构建“党组织+学生楼栋”的工作模式,建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持续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打造新时代高校学生楼栋育人阵地,推动形成学生楼栋育人共同体。

图为西南政法大学教职工志愿者为学生送餐。(受访者供图)

一是强化政治功能,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围绕解决学生楼栋管理服务中的痛点和难点,学校党委主要负责人多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党政负责人、辅导员、学生代表等开展专题研究,充分论证,最终形成在学生楼栋设置功能型党组织、推行楼长制的改革工作方案,具体由党委组织部牵头落实。学校以功能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生园区、楼栋基层治理,实现宿舍在哪里,组织就在哪里,打通学生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根据实际,西政在渝北校区4个学生宿舍园区以及沙坪坝校区、宝圣湖校区等设置6个功能型党工委,同时成立31个学生楼栋功能型党支部,实行“专职组织员+职能部(处)长”的双楼长制,强化专职组织员的作用发挥,推进机关领导干部下沉楼栋,6个园区31个学生楼栋设置61名楼栋长。

二是细化管理机制,网格化夯实基层治理。在实行“专职组织员+职能部(处)长”的双楼长基础上,西政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起“职能部门教职工楼层长+学生骨干楼层长”的工作机制,共设教职工楼层长147 名、学生楼层长336名。将寝室长纳入楼栋工作机制,形成“党工委、楼栋长(楼栋党支部书记)、楼层长(楼栋党支部委员)、寝室长(学生党员)”的四级联动机制。在抗击校园疫情期间,每日发布“楼栋工作提示”,及时将每一楼栋疫情防控要求准确传达各楼栋长,楼栋长第一时间组织楼层长、寝室长、宿管员等落实工作任务。在处置疫情突发紧急情况时,指挥部直接指导楼栋长开展相关工作,做到了隔离转运快、环境消杀快、信息公布快、答疑解惑快、心理疏导快等,建立起了快速有效处理楼栋突发情况的工作机制。

三是优化数据运用,信息化提升基层治理。在各楼栋长精准摸排学生数据的基础上,学校党委组织部协同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积极推动以楼栋为单位的学生数据库建设,理顺了数据基础、数据更新、数据修改等关键环节,于11月下旬正式启用。学校渝北校区出现阳性病例以来,楼栋学生数据库在精准确定隔离管控人员、统筹楼栋学生管理服务等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楼栋学生数据通过学校数据中心和学生请销假系统数据贯通使用,楼栋学生数据中的“学生在校信息”从学生请销假系统中调取,“住宿信息”反推给请销假系统便于辅导员进一步掌握学生住宿分布情况,做到了数据的动态更新、及时准确,真正实现了楼栋学生数据库从“建起来”到“活起来”到“用起来”。

四是实化育人成效,同心力保障基层治理。功能型党组织、楼栋长制整合了机关干部、专职组织员、辅导员、宿管员等多方力量参与学生楼栋日常管理服务,开展“我为学生办实事点对点”行动,了解学生诉求,回应学生关切,努力做到“问题不出楼栋”。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300余名党员干部、学生工作者、专任教师等站出来、冲出来、拼出来,确保了三个校区31个学生楼栋的送餐、2万余名学生核酸检测等工作的有序开展。学校为在校学生发放抗疫“爱心券”、防疫物资等,累计金额160余万元,还开展了线上简历制作培训、打造线上面试间,开展心理团辅、考研指导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