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环境日,西政这堂“走新”更“走心”的思政课开讲

image.png

“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创造出金字塔奇迹的古埃及,留下《汉谟拉比法典》的古巴比伦,为什么消失在黄土中?”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一场充满绿色生机的《形势与政策》课在西南政法大学开讲。

从古巴比伦的生态警示到内蒙古磴口县荒漠化防治的治理实践,一个个跨越时空的生态案例犹如绿色画卷徐徐展开,将“绿水青山”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态奇迹,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这堂六五环境日思政课成为了生态文明实践课,让理论知识与现实思考碰撞出守护绿水青山的智慧火花。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威授课

这堂生动有趣的课堂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威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体系,还介绍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与美丽中国建设蓝图。

课堂上,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宋龙华现场宣读了《关于开展“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美丽中国建设故事”活动的倡议书》,向全市各高校发起以高水平宣讲活动投身美丽中国与美丽重庆建设的活动倡议。

 

刘芹副局长讲话

出席本次课程活动的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芹表示,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与各高校和有关部门携手共进,为学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广阔平台。

 

《只此青绿,生生不息》舞蹈朗诵节目

活动现场,西南政法大学“蓝光”生态文明宣讲团成员还献上了《只此青绿,生生不息》舞蹈朗诵节目。“长江之水,悠悠东流,润泽华夏,孕育万千生灵……”宣讲成员铿锵有力的青春誓言,配合着舞者以柔美身姿演绎的鱼群舞动,用“朗诵+舞蹈”的创新形式将长江生态保护的时代命题转化为生动的艺术语言。

据悉,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生态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团队于1982年为本科生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课程。1985年组建了环境法教研室,是全国最先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本科课程、编写本科教材的专业教研团队之一。2003年和2005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22年,学院牵头成立“蓝光”生态文明宣讲团,积极打造青年群体传播生态文明的先锋队伍,以青春力量践行绿色发展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