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余名学生共上法治课 国家安全教育“无声”亦“入心”

image.png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4月19日电(冯颖)近日,西南政法大学“法律有声”特殊群体法律服务创新工作室与复旦大学普法团队共同开展了以“校园安全与防恐防暴”为主题的线上手语普法活动。来自内蒙古、四川、西藏等地的2万多名健听学生和听障学生在云端汇聚,共上一堂“无声”的法治课。

“双手微张,在身前划一个大圆,把所有东西包含在里边,表示‘全’。”在法律手语推广活动环节中,西南政法大学“法律有声”特殊群体法律服务创新工作室成员刘志馨就手指动作、掌心朝向、运动路线等技术要领展开讲解,共讲授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五个关键字词的手语打法。

随后,复旦大学学生姚宇豪、张芳宁以及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博士杨倩分别展开宣讲。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二庭的法官助理李河强以诉讼实务为例介绍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典型案例。在宣讲和分享同时,多名西南政法大学学生同步负责手语翻译工作,帮助每一位观众准确理解相关内容。

线上手语普法活动现场。(西南政法大学供图)

“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宣讲活动,大家互动积极、神情专注、交流顺畅,整体效果很好。”刘志馨说,能参与到提升听障学生法律素养的活动中,自己倍感荣幸,未来将努力带动更多人了解法律手语,为宣讲国家安全教育贡献力量。

据了解,西南政法大学“法律有声”特殊群体法律服务创新工作室于2021年初成立,依托西南政法大学优质教学资源,联合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力量,致力于为听障群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近年来,该工作室不断创新听障群体法律服务形式,打造了一支既懂法律又懂手语的志愿服务队,已在全国开展上百场线上线下法律手语普法活动,为听障人士提供法律服务上百次,制作的系列手语普法短剧全网播放量超百万次,累计辐射4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5万多名听障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