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持续深化理论武装 扎实推进学校主题教育对标对表、走深走实、出新出彩

西南政法大学紧紧锚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扎实推动学校主题教育对标对表、走深走实、出新出彩。


对标对表开展主题教育,确保主题教育方向不偏

坚持不懈抓学习。学校党委常委会先后召开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以及在广东考察时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以及重庆市委有关会议文件要求,全面领会、把握党中央和市委关于主题教育的各项要求。

迅速行动抓谋划。认真落实《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制定学校实施方案以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5个分方案,结合工作实际细化X个子方案,形成“1+5+X”工作方案。成立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担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立7个工作组,组建12个校内指导组,构建体系严密、运行高效、纵横交织、覆盖全面的主题教育工作机制。

上下联动抓覆盖。学校党委坚持统筹推进,分类开展,明确主题教育以处级干部为重点,抓好学校领导班子、抓紧二级党组织、抓实党支部,推动主题教育工作在全校党员干部中扎实有效推进。

走深走实开展主题教育,确保主题教育举措不虚

理论学习悟真谛,坚持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走深走实。按照深化、内化、转化的要求,采用“六步学习法”,形成“4+4+X”学习体系,举办专题读书班,班子成员面向师生讲授专题党课。购买指定学习书籍1万余册,编辑“主题教育50问”。联合《重庆日报》推出《理响青年》微宣讲视频3期,举办知识竞赛、理论微宣讲比赛、参观红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红岩革命纪念馆,让党员干部见证峥嵘岁月,传承红岩精神。举办理论学习交流会,切实把理论学习贯穿主题教育始终。

调查研究下真功,坚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走深走实。召开调查研究工作启动会,落实“深、实、细、准、效”五字诀要求,校领导班子成员按照“一人一题”确定12个调研题目,每名处级干部结合自己从事的工作确定调研题目168个。

同时,开展调查研究“面对面”活动,着力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推动发展见真招,坚持在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上走深走实。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举行“智慧司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建设项目启动仪式暨智慧司法关键技术研讨会等,开展学校“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全力推进法治科技服务,努力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全面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检视整改动真格,坚持在查和改贯通、标和本兼治上走深走实。围绕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巡视巡察、审计监督指出的问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查摆的问题,师生反映的问题等,学校开展“三类人员”保密教育管理专项检查,召开“小切口”问题整改推进会等。目前,已查找出第一批5个突出问题,并召开了整治整改推进会,对问题推行分类管理,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同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深入排查管理缺陷和制度漏洞,围绕学校党的建设、教育教学等领域,建立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

出新出彩开展主题教育,确保主题教育焦点不散

找准突破口,以市委工作要求为引领,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坚持在党建统领、学校治理上下足功夫,以一流党建统领一流学科发展,以一流教育评价改革促进一流治理体系建设。制定《党建统领“双一流”建设工作机制》,推动党的全面领导有效融入学校内部治理的各环节与全过程,切实发挥学校党委在“双一流”建设中总揽全局、把准方向的领导作用,着力强化学院党委的政治作用和主体作用,大力优化基层党支部设置,把党的组织建在党员教工、学生群体最活跃的“细胞”上,激发全校师生的创造性张力。

找准着力点,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健全发展目标体系。坚持在“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上下足功夫,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持续发力攻关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持续提升重大问题攻关能力。围绕国家战略急需,依托法学优势学科,不断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加强纪检监察、人工智能法治等学科建设,深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一带一路”建设、海外利益保护、国际人权斗争、涉外争端解决等领域,以“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等人才培养项目为突破口,构建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以“西政特色”赢得发展优势。

找准穿透力,以修订《西政章典》为抓手,构建法学学科建设制度体系。坚持在建章立制上下足功夫,量化目标、细化任务、强化措施,目前已完成对校内现存331件规范性文件的初查和《西政章典》相关制度的查漏补缺工作,出台6个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制定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的工作制度,把主题教育与推进“双一流”建设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