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获全国表彰


近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政法委、司法部、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优秀辅导员的决定》。西南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获评“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是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单位。我校张震教授、杜江涌副教授获评“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

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继续教育学院

多措并举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工作

西南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重庆市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2019—2021年)启动以来,通过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和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创新和完善未成年人法治保障体系,开展了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提升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增强了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学院积极开展法治辅导员教育培训,组织学校优秀师资,聚焦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研发青少年普法课程数十门,大力开展法治辅导员培训工作。已与中国关工委、重庆市关工委联合举办法治教育系列研修班4期,培训人数近700人。通过系统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参训法治辅导员开展普法宣传的能力和水平,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系列培训活动受到参训单位和学员的普遍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获奖名单

学院多措并举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从多方面关心关爱在读学生,帮助学生成为知法、懂法、守法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青年。一是积极开展普法宣传,请专业教师讲授基本法律法规,全覆盖的开展普法工作。二是请老同志讲校史,进一步加强学生学校归属感、责任感。三是开展心理援助讲座和心理辅导,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四是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舞蹈队、朗诵队、夜跑活动、迷你马拉松、篮球赛等活动增进集体荣誉感。五是开展就业简历制作、公考集训营、学历宣传册、应聘答辩技巧、模拟招聘、考研法考经验分享等方面就业点对点帮扶。六是协调后勤部门改善学生住宿环境、扩大图书馆学习空间、规划整修健身设施场地等满足学生学习生活锻炼需求。七是积极帮助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解决学业和生活困难。

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张震:

普法永远在路上

2019年以来,张震教授为青少年开展普法辅导多达300余场次,6000余人次。在普法中,他将宪法和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密切结合起来,宣讲接地气,辅导重实例,普法实效好,社会评价高。积极参与全国关工委组织的多期培训工作,担任主讲教授,直接培训来自全国各地关工委工作团的1000余位团员同志,获得一致好评。

普法活动现场


在长达19年的青少年普法工作里,张震教授注重实效,关注受众心声,一改常见教科书式的宣讲方式,结合自身经历,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留学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传递给当地青少年。宣讲中,既有生活点滴的活泼,又有专业积累的严谨,让孩子们觉得法就在身边的同时,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实地普法之余,张震教授笔耕不辍,积极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法治声音,以研究促普法。2017年10月以来,他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宪法学》修订工作,并最终形成成果《宪法学(第二版)》。该书于2020年12月出版,全国各高校开设宪法课程,均使用该版本教材。2018年,张震教授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央媒上,代表重庆发出关于宪法修改的法治声音。2020年12月,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印发全市第二批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推荐目录,张震教授主讲课程《把依宪治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作为唯一的法治课程入选。近年来,张震教授紧密结合法学理论,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中国法学》等发表70余篇法治文章。

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杜江涌:

做有温度的法律人

19年普法经历,杜江涌副教授释法说理、躬身实践,将普法的种子洒在全国各地。他长期关注青少年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担任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研究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第二期重庆市儿童工作资源中心专家,主持“危机家庭中的青少年权益保障研究”等课题,参与《2021—2030年重庆市儿童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研讨,在“审判实践中未成年人刑事处罚研究”中,获第四次全国法院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三等奖。


普法活动现场


尽职尽责,求实奉献。作为重庆市教委关工委法治宣讲组组长,杜江涌副教授为学校、机关、团体做法治讲座100余场,深受好评。他连续多年参加市教委组织的中小学法治教育培训,讲座广受褒奖。此外,他还积极宣讲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出色地完成了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多维度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被称之为“有温度的法律人”。作为《身边说法》、《给你说法》、《家事有道》等栏目的常驻嘉宾,他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媒介宣讲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提升大众的法治观念。作为人民调解员,他近三年参与涉及未成年人的公益调解近200多件(人次),调解成功率在90%左右,有效维护和保障了未成年人权益。

个人简介:


张震,法学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宪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宪法学带头人,《现代法学》编委。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行政执法行为研究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七五普法宣讲团专家,重庆市宪法宣讲团专家,重庆市立法评审专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8项,在《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已出版《作为基本权利的环境权研究》《1982年宪法与人权保障》等个人学术著作。曾获首届西政好老师(2017)、第十二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奖(2018)、第十届全国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2019年)等荣誉。

杜江涌,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厦门大学法学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重庆市热度魅力教师,首届金平法学基金教书育人奖获得者,重庆市律协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高级顾问,重庆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基地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典宣讲团学生宣讲团团长,重庆市教委关工委法治团组长,多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的法律顾问,央视法治频道、重庆卫视、重庆之声、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都市频道等多个栏目的特邀出镜嘉宾。《身边说法》《给你说法》《凡人有事》栏目常驻嘉宾。发表论文50余篇、法学评论60余篇、出版专著5部、参加各类项目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