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1眼》殷殷嘱托 重庆行动 | 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

image.png

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全面对标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现代化新重庆“五个新”奋斗目标的基础上,迭代提出要重点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今天,我们一起聚焦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

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的“施工图”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治理。重庆,作为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面对城市现代化治理这道题,需要给出清晰有力的回答。全会提出,要重点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超大,强调的是重庆的城市规模。现代化治理,是新时代城市治理的方向。如何示范?全会给出了系统而清晰的“施工图”:“加快提升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战能力,健全完善“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基层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加强城市文明建设,在数字赋能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创造新经验。”

6db818495a9751a30dc76e1914d594e.png

重庆,是一个有8.2万平方公里、人口超3400万的特大城市。“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是国家赋予重庆的重大课题和光荣使命,也是重庆迈向现代化的必由路径。我们有直辖市扁平化的管理优势,但具体到如何深入探索超大城市本身的生命特征、运行规律和经营体制机制,如何精准聚焦“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民生需求,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重庆样本,为人民城市建设提供新标杆、探索新经验?我想,首先要用好数字化理念思路方法手段,加快提升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实战能力。

加快提升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战能力

“渣土车”被称为“马路上的火药桶”,冒装、撒漏、超速等行为不仅影响环境,还威胁交通安全。九龙坡区创新打造上线“渣土车监管一件事”,为渣土车戴上全天候监管“紧箍咒”。前不久,位于铜陶北路的智能感知设备,就自动“揪出”一辆违规冒装的渣土车。九龙坡区大数据局局长赵红民介绍,他们整合前端道路摄像头,结合AI算法,感知渣土车违规行为后,会自动生成预警信息上传到应用,整个过程是0.1秒感知,3分钟研判,毫秒级自动派单,30分钟内响应。

66379a9dcc0f85910c63224a1f03d89.png

“渣土车监管一件事”,横向联动交通、住建、公安交巡警等部门,纵向跨市、区县、镇街三个层级,压减32个环节,大幅提升处置效率。在全市推广以来,已处置违规事件6000余件。“渣土车监管一件事”,是重庆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作为数字重庆建设的最大特色、最大亮点,重庆已实体化建设运行1个市级治理中心、41个区县治理中心和1031个镇街治理中心,初步形成市带区县、区县带镇街的工作格局。

DC5F2E33D2D24EFF8631680125FFF2B0.jpg

重庆的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之所以能做到三级贯通、多跨协同、一体运行,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数字底座——“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这是全国首个市域一体建设、两级管理、三级贯通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目前,已经编目17.3万类数据,数据共享16.4万类,为473个应用开发升级赋能。这其中,“巴渝治水”应用平台,被生态环境部在全国推广。这也是重庆把“大综合一体化”从行政执法领域丰富拓展到城市治理全领域的一项有益尝试。

健全完善“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

3月初,在永川区临江河茨坝断面,自动监测感知装置检测到氟化物日均值超标,根据预测,污染将在7天到达下游永川、江津的国考断面。“后台自动发出预警,第一时间把这个问题发送给了区县的责任人”,市生态环境局大数据应用中心技术室主任刘晓告诉记者。

从前,“广撒网”式的排查效率低,受限制多,难以常态化。如今,通过“巴渝治水”应用平台,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范围内的排污口、园区、企业,向上溯源,研判生成问题清单,派发至相应的单位和部门,当即开展处置。平台现已整合22个部门数据,为每条河量身定制“管水一张图”,水环境问题发现、溯源和处置效率提升80%。全市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164bfd69302642b70b7ef5b04d46f74.png

健全完善“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最终落脚点是坚持市级统筹、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构建职能清晰、协同高效、安全有序、多元参与的城市综合治理新格局,实现超大城市的智慧管理。而韧性与智慧,其实是城市治理的一体两面。重庆城市地形地貌复杂、高楼桥隧密布、灾害隐患多、运行风险防控难度大,为探索韧性城市建设新模式提供了重大场景。

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在奉节,三峡库区瞿塘峡段,两岸岩壁坡度近乎直立,高差最大达200余米,给监测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地质灾害防治 专业监测预警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开展危岩裂缝变形监测、倾斜监测等孕灾环境监测,防患于未然。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琦透露,他们对吊嘴危岩的外部特征进行了全面摸排,通过已有的勘查成果和监测数据分析,判断吊嘴危岩整体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

4e9dbc1b4313d696d5bb7cf387123de.png

重庆社科院数字重庆青年学术创新团队助理研究员全威巍表示,以数智治理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城市安全监测网络,实现城市安全治理的精细化,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转变。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归集城市“神经网络”大数据,加快补齐城市运行和治理短板,确保城市运行遇到各类风险或者极端情况依然安全可控,是“硬功夫”。要争做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考验的还有重庆的“软实力”。重庆能否做好探索超大城市治理这件“大事”,破解之法恰恰是要抓好一件件“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的小事。

73989024435D4F85A6CBBF3CEBF11FC2.jpg

提高城市基层精细化治理

精细化服务水平

家住高新区汤家社区的张华兰,虽身体残疾,但有强烈的就业意愿。最近,楼栋公示栏社区发布的一个“二维码”让她足不出户找到了工作。张华兰告诉记者,在填报了身份证、年龄这些基本信息后,社区当天就联系了她,进行岗前培训,差不多一个月以后,她就在高新区一个小区当上了门岗,对这份工作她非常满意。

高新区曾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苏说,信息上传到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系统自动比对数据,横向联动公共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等区里六个部门,纵向打通市、区、镇街三级,立即核实清楚就业、残疾证、民政救助等情况,系统分拨对应岗位进行就业推荐,实现工作效率提升两倍以上。

ed0c3ae74cbc642928f714d69202615.png

张华兰的故事,是一个缩影。目前,重庆市基层智治平台已构建1031个镇街、1.1万个村(社区)、6.5万个网格数字化全息地图,以“绣花功夫”让城市赢得人心、增添魅力。历史经验表明,城市发展演变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在某些关键节点的进化与治理变革并非自然而然发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提升超大城市治理能力,不仅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也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课题,具有世界性的价值和意义。

在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周振超看来,全会就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绘下了新图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大胆试大胆闯,久久为功,将图景变为现实。他建议,进一步打破部门数据壁垒,优化数据协同机制,从多角度推动跨业务、跨系统、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改革走深走实,深化数据共享与开放,整合情况感知、风险预判和应急管理等多项功能,编织有韧性、精细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风险防线。继续打造实用实战重大应用,形成以群众需求为核心,以事件为抓手的敏捷治理机制,营造多元参与的超大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开发社会有用、群众有感的数字公共服务产品,让城市治理更有力度、温度和效度。

e4b97887d42d5e38ef46a42488b1217.png

无路难,开路更难。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国超大城市的代表,重庆承载着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使命光荣,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