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舱建设一线绽放青春风采

王方琳给建设者检测核酸

王方琳,23岁,中共党员,是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2022级的一名研究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以来,她一直在家上网课,11月18日,王方琳在小区的志愿者服务群内看到有招募核酸采集后备人员的通知后,立即报名参加。“在家看到疫情防控情势越发严峻,心里很是揪心。我的父亲也在小区坚守志愿者岗位十余天。此外,疫情之下,学校鼓励青年学生尤其是党员要在关键时刻发挥带头作用,号召青年党员们要在关键时期站得出来顶得上去,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青年党员,我觉得我应当挺身而出。”王方琳说道。

线上理论培训、理论考试、防护服穿脱……理论和实操培训结束的第二天,王方琳赶赴位于江北区的寸滩方舱医院建设现场,正式上岗。虽然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但不透气的防护服和高强度的工作,仍然给王方琳带来了不少挑战。近几日的重庆,暖阳持续相伴,在寸滩方舱的建设现场,太阳直射,场地伞篷有限,身着不透气的防护服,王方琳几度都感觉出现头晕目眩的中暑现象,但看到工人们排着长队进行核酸检测,同伴们也都在坚持,王方琳便不断鼓励自己要坚持。“当大家得知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后,向我竖起了大拇指,一声声‘谢谢’‘辛苦了’是我最大的动力。”王方琳表示。

王方琳在方舱医院

虽然年纪不大,但王方琳有着丰富的志愿者工作经验。据了解,王方琳在校内校外多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018年至2020年连续3年参加学校“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王方琳担任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参加小区消杀工作,时长长达六十余个小时。2021年,作为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她在长寿参加支教服务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她负责晏家中学近7000人核酸检测点的登记及信息录入工作。近期,她还参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组织“守望相助,‘疫’起同行”山区中小学生线上课辅关爱行动,为山区学生进行线上课业辅导。

从“小红”到“大白”,从“西政”到“社区”再到“方舱建设现场”,从“三下乡志愿服务”到“信息录入”再到“核酸检测”,哪里有需要,王方琳就去哪里上岗……

“志愿服务群里大家都争相上岗,还有许多志愿者提出自己可以8小时持续上岗,值得我学习的人还有很多。我有信心,重庆这座英雄城市,一定能战胜疫情!”王方琳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