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青年普法志愿者:院坝会上唠法治 欢声笑语解难题

院坝会上唠法治

欢声笑语解难题

为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助力乡村法治建设,2022年7月19日,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法润乡心”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武隆区沧沟乡沧沟村大坨农业社,开展“民法典与幸福生活”主题宣讲活动及“乡村法律工作站”公益法律咨询。当晚,50余名村民齐聚一堂,武隆区沧沟乡沧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明辉、武隆区司法局沧沟司法所所长文也、沧沟村党支部书记赵廷奎等出席本次活动,整个院坝欢声笑语热火朝天。

01

对话老乡“连心桥”

“今年的天气原因,西瓜收成不好,而且交通不便,缺乏销售途径,这可把我们焦麻了。”

“我家女儿离婚,怎么做才可以尽可能保护自己的权利啊,还有个孩子,能不能争取一下抚养权啊!”

“快来快来,尝尝我们这儿的大西瓜和苞谷!”

在沧沟村大坨农业社的院坝上,当地村民们热情地和队员们讨论着当下的热点问题,诉说着日常生活当中的烦恼。队员们与村民的沟通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搭建起队员们与村民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02

普法宣传“进院坝”

院坝会现场,队员们通过宣讲法律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和有奖竞答等方式,从村民们的实际生活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普及婚姻家庭、乡邻关系、防范电信诈骗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队员冯静思通过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剖析身边常见案例,生动诠释了《民法典》在财产分割、继承和抚养等问题中的实际应用。队员傅云雪则从古代的六尺巷出发,与村民们积极互动,探讨了相邻关系如何助力优良乡风建设。此外,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有奖竞答活动,队员以情景化的方式对五类常见的电信诈骗形式进行逐一讲解,揭露犯罪分子的手法特点和严重危害,分析上当原因,提示村民们防范要点,有力提升村民们的防诈意识。

03

法律咨询“解难题”

队员们还把乡村法律服务工作站搬到院坝,为村民们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队员们仔细倾听村民们的问题,耐心地为村民们答疑解惑,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参加院坝会的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感觉《民法典》也是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很巴适!”

活动最后,陈明辉书记说道:“感谢西南政法大学的同学们把法律之风带到我们院坝,吹进我们父老乡亲心中!”沧沟司法所所长文也表示:“感谢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的‘民法典与乡村幸福生活’的生动一课,聚焦村民日常生活,助力构建优良的家风乡风。我们司法所也将持续聚焦村民实际需求,通过加强走访调研、深化‘让一让’四步调解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扎实做到法治护航乡村幸福生活!”

至此,“法润乡心”实践队“民法典与乡村幸福生活”院坝会活动和乡村法律工作站咨询服务正式落下帷幕。队员们把晦涩难懂的法条化为丰富生动的实例,激发村民们的学法热情,进一步提高村民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观念和能力水平,引导村民们养成“遇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习惯,助力推进法治乡村,善治乡村、幸福乡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