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研讨会在校召开

研讨会现场 (图片来源:民商法学院)

  西政网讯 12月8日上午,由民商法学院主办的“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研讨会”在勤业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德法兼修,协同育人,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卓越法治人才。民商法学院领导班子、各教研室主任及支部书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名校友代表、实习基地代表一道,就新时代如何培养卓越法治人才进行深入而热烈的探讨。会议由学校党委常委、研究生院院长李燕教授主持。

  在主旨发言阶段,五位校友分别从不同行业视角提出了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有着法律界和商界双重身份的83级校友江少周认为,学校的法学教育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培养懂法律、懂经济、懂商业的复合型人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概念和商业思维,并可以将律师职业和经商结合起来。84级校友、深圳坪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向阳从扎实的基本功、基本的常理心和高尚的品格三个维度对人才培养提出建议。法86级校友、坤源恒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执委会主任谢鹏从法科学生就业供求关系角度建议学校窄口径订单式培养人才。研93级校友、中国首控集团公司联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朱焕强指出,法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法学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要培养具备终身学习力、拥有创造性法律思维、具备追求法律终极价值情怀的人。研85级校友、通用电气(中国)公共政策高级法律顾问冯建妹从跨国公司的角度谈了三点内容,一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领导力、商业头脑、国际化视野等非专业能力;二是法科毕业生不应将视野局限于传统行业;三是符合法律职业市场要求的优秀法律人才应由校方和用人单位共同培养。

  在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79级校友吴卫国提出三条建议:第一是营造好的教学环境,第二是注重学校与社会的对接,第三是法律人一定要有底线,教育学生们要有法治的信仰。吴敏、谭操、胡仲林、赵宁、袁公章、王辉、梁袖领等校友也纷纷发言。

  最后,副院长张力教授在总结中指出,要培养理想的法学人才,就是要培养事关正义的经典之学的人,要有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他认为,法学应该是兼顾政、商、经、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万象之学,是专业化的人学,要用智商和情商做精准的纠纷的处理。他同时恳请各位校友作为师弟师妹们职业成长和人生成长的导师,助力学子成长成才。

  此次研讨会是民商法学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民商法学院将以实务部门反馈意见为切入点,建立与实务部门的良好沟通互动机制,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