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2020年第1期审计主题研究工作坊在校举办

会议主题(陆雪芳  摄)

线上会议合影(陆雪芳  摄)

  西政网讯 (通讯员 陆雪芳 孙敏霏) 7月18日,由西南政法大学监察审计学院、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期刊合作支持的“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2020年第1期审计主题研究工作坊”成功举办。会议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线下主会场设在重庆市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来自审计署科研所、中国审计学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和出版机构、期刊杂志社等190余家单位的300多位嘉宾参加本次会议。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袁永新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的主题“审计服务国家治理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期待与会嘉宾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主题深入务实交流,加强与各级审计机关、科研院所、期刊杂志社等相关单位在审计教学与学科建设、智库建设等领域战略联手、定向合作,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会计研究》编辑部刘国强主任代表五家受邀杂志发表致辞。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形式体现了线上线下融合交流的协同组织,内容新颖,在结合审计发展时代要求的同时有所创新,从组织形式和学术内容两方面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主任蔡春教授代表主办方对大会进行致辞。关于会议召开形式,蔡春教授表示,疫情改变了审计教学科研活动的方式,190多家单位、300余位全国同行相聚在云端,成就了举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主题会议。蔡春教授还指出,中国政府审计主题研究通过创新创造多种形式的活动,推动学科建设繁荣,提升研究质量水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与审计研究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嘉宾致辞后,工作坊进入主题报告环节,姜江华所长以《审计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理论与实践探析》为题对审计监督的贯通协调作出分析并提出三点建议;刘斌教授以《新冠疫情、审计延迟与应对行为》为题,探讨了新冠疫情导致审计延迟的路径与审计延迟应对行为;韩洪灵教授从瑞幸事件出发,做了《中美跨境证券监管合作问题:难点与趋势》报告;崔振龙特派员在《进一步明确审计的价值定位有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主题报告中对不同类型的审计定位及参与国家治理的路径展开了探讨;郑国洪教授以《审计学科建设服务国家审计事业发展研究》为题,围绕问题的提出、实践变化、实现路径以及审计学科如何服务国家审计这四个方面进行报告;蔡春教授在《关于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有关思考与建议》的主题报告中提出了对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十点思考与建议。

  同时,本次工作坊还开设了2个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国家审计、审计学科建设、证券监管和审计环境等主题的论文报告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本次会议共有6位主题报告人作出报告,12位学者与12位点评教授、8位学术导师以及5位期刊代表共同参与论文报告与讨论,190多家单位、300余参会同仁通过线上互动的方式积极交流研讨。会议中,参与嘉宾和线上同仁在云端聚焦研究重大问题与学术前沿热点,加强了探索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促进审计学科建设的思想交流融合。会后,与会嘉宾和现场听众纷纷表示从主题报告与论文报告与讨论中进行了思想碰撞,获益匪浅,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