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沉浸式教学法助力法律硕士综合能力提升

西政网讯  为全面培养证据调查实务方向的法律硕士生,提升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11月6日晚,由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主办,“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康实律师事务所法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办的第二次模拟法庭——“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审查”,在渝北校区模拟法庭第五号庭庄严开庭。本次模拟法庭特别邀请了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许鹏主审,刑事侦查学院副教授徐庭祥担任主持,刑事侦查学院党委书记李雁发表开幕致辞,法律硕士刑事法实务方向及法律硕士证据调查实务方向2023级部分同学为模拟庭审参加人。此外,刑事侦查学院王跃教授、王仲羊老师、马丽莎老师、周莹莹老师、李硕老师为点评嘉宾。

1_结果.jpg

活动现场   (图源:刑事侦查学院)

在活动开幕之际,李雁书记代表学院向出席活动的许鹏法官以及全体师生表示热烈欢迎。李雁书记在致辞中强调,本次模拟法庭活动是学院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实践,旨在激励学生们积极学习法律、实践法律、并深刻感悟法律的精髓。她进一步指出,学院期待通过此类实践活动,培养出具备深厚法律知识、熟练证据调查技能以及精湛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端、复合型创新法律人才。李雁书记借霍姆斯大法官“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的名言,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各类法律实践,深刻感受法律的内里和力量。

2_结果.jpg

李雁书记    (图源:刑事侦查学院)

随着许鹏法官敲响法槌,一场以“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合法性审查”为题的模拟庭审正式拉开序幕。在许鹏法官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庭审过程严谨有序,涵盖了举证质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关键环节。由同学们扮演的原告、原告代理律师、被告法制工作人员、被告机关负责人充分运用证据调查和法学专业知识进行了激烈的法庭对抗。在充分听取双方的陈述、主张及辩论后,许鹏法官当庭作出判决。

3_结果.jpg

活动现场    (图源:刑事侦查学院)

在点评环节,王仲羊老师深入剖析了案件的独特性,并就沉默权、危险延续性以及品格证据等关键且具有争议的法律问题,分享了他的深刻见解。马丽莎老师则聚焦于法庭辩论的策略与技巧,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并鼓励他们未来继续参与此类实践性的法律训练活动。李硕老师则结合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学生们在模拟法庭中的认真准备、规范的着装以及展现的专业知识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并围绕公安执法领域内的相关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4_结果.jpg

老师点评    (图源:刑事侦查学院)

最后,许鹏法官对学生们在模拟法庭竞赛中的表现给予了专业的点评与指导。他期望学生们能够将在校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于未来的法治建设中,为推动法律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在热烈的掌声中,此次模拟法庭活动圆满结束。

7_结果.jpg

许鹏法官    (图源:刑事侦查学院)


学生活动感悟

法律硕士(刑事法实务方向)2023级王祯珊同学

此次模拟法庭活动不仅是一次学习法律程序的宝贵机会,也是对我们思辨能力和实务能力的珍贵锻炼。尽管作为被告组面临挑战,我们团队通过深入研究法律条文、梳理分析案情和制定全面策略,展现了出色的团队协作和法律抗辩能力。模拟法庭结束后,许鹏法官所强调的把握庭审节奏和突出法律解释的重要性进一步启发了我们。这次经历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法律实务的理解,也将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产生积极影响。

法律硕士(证据调查实务方向)2024级叶时雨同学

通过观摩许鹏法官和原被告双方的精彩表现,我对庭审流程有了深刻理解,认识到各个环节的秩序与庭审节奏的把握的关键性。同时,我加深了对“从现象看本质,从微观看宏观”这一道理的理解,这要求我们不可忽视庭审中的细节问题,并深入开展研究理论,以更高视角思考问题,加强理论反思,促进制度完善。这场庭审极具教育意义,让我们从案件中以小见大,收获颇丰。

侦查学硕士2024级郭沛颖同学          

这次庭审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精准把握争议点、有力论证观点,并深入理解了警察权与公民权的界限,受益匪浅!案件虽小,却让我们学会了从现象看本质,洞察背后的大问题,这种视角对我们今后的法律实践大有裨益。

在法律硕士证据调查方向2023级“证据调查模拟训练”实训课程的基础上,本次模拟法庭活动得到了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各方的大力支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将课堂学习与法庭实践紧密结合,实现了学习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接下来,刑事侦查学院将继续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以期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法治人才。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的法律硕士(证据调查实务方向)作为我校法律硕士教育的特色分支,隶属于法学学科范畴。该项目旨在培养精通证据、技术与法律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法律专业人才,毕业生将被授予统一的法律硕士学位。本方向的培养内容涵盖了证据法学的基本原理、科学证据的基础知识,以及法律程序制度对举证、质证等诉讼权利的保障。它代表了证据法、程序法与法庭科学的跨学科知识融合与应用,是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以及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法律领域的基石,对于法律实务部门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我院的证据调查实务方向特色项目,依托于一系列国家级和市级的教学科研平台,包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智慧司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重庆高校市级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刑事技术重点实验室、电子取证实验室、大数据(人工智能)侦查联合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实践操作平台。此外,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包括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刑事侦查学、刑法学、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学等法学专业领域的中青年教授和博士,以及物证技术学等法庭科学领域的中青年教授和博士。其中,具有法学与工科交叉背景的教师比例较高,这为法律硕士证据调查实务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成为我校乃至全国法学院校法律硕士培养的一大特色与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