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程序的驱动机制》座谈会在我校举办成功

会议现场 (雷铿 摄)

  西政网讯(通讯员于美辰) 3月1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长印来我校交流访问,与我校师生在致理楼3019就破产程序的驱动机制问题进行座谈。与会嘉宾有民商法学院副院长李兆玉副教授、曹兴权教授、林少伟副教授等人在内的各位老师以及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郭瑞博士。此次座谈会由民商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吴长波主持。

  座谈会伊始,韩长印教授针对座谈会主题向与会人员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接着,他从破产法的程序构成、破产程序中的债务人谋划及破产程序中的债权人谋划等三个方面就破产程序的驱动机制问题详细展开论述,讲解内容十分精彩且具有启发性。在谈到破产启动时依申请主义还是职权主义的问题上,韩长印教授认为依申请主义更优。他从债务人和债权人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了破产程序在实务操作中遇到的程序启动障碍,结合各地实践逐一论证并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式。他认为可以设计一套可行的激励机制,实现从制度层面上解决债权人和债务人不愿启动破产程序实现资源重新配置的现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贯穿本次座谈会始终,韩长印教授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使同学们深受启发:不仅要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而且要有从实践中进行理论抽象的研究思维。

  座谈会有序进行,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与韩长印教授进行了良好的现场互动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嘉宾们就理论与实务如何衔接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认为功利主义与理想主义在现实问题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断层,因而在制度设计问题上仍然不能够大意,亦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而在破产领域易出通才的观点上,主讲人、主持人和各位嘉宾的意见统一,大家一致认为破产领域对专业素养和对综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勉励同学们积极进取,多元化自己的知识体系,为破产实务夯实基础。此外,韩长印教授还针对嘉宾提出的关联企业合并问题、自然人破产的可行性等问题做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