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开名家讲坛:区块链技术的“机遇与挑战”

讲座现场 (张明洋 摄)

合影 (张明洋 摄)

  西政网讯(通讯员邹林倩 吴佳霖 米宁) 4月3日晚,毓才楼三楼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段江教授在此举办了“区块链技术机遇与挑战”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刑事侦查学院副院长胡尔贵主持,Philip John Rose、张翠玲、袁红照三位教授偕同王俊、周娟两位博士应邀参加。

  段江教授通过介绍货币的演化史引入了比特币这种不需要第三方机构,彼此信任的点对点的交易形式。比特币的亮点在于其信任并不是基于大型机构,而是密码技术和数学算法。同时,比特币特有的分布式存储使数据具有了不可篡改性,从而让现存的交易安全问题得到了保障,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数据安全。对于比特币庞大的算力支撑,也有人质疑其消耗资源合理性,段教授解释道,比特币的价值能够在短短十年内实现从2分到12万的转变,靠的就是资源的高效利用。讲解过程中,他反复强调,人与人之间最核心的经济关系都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这决定了现行交易需要媒介,而区块链通过分布式算法实现了无需人或人类组织介入的分布式记账和共识机制,大大提高了组织运行的效率,因而将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目前区块链还是对应互联网97年的水平,但我们相信它的速度会比互联网更快一些,应该说快好几倍。”段教授指出,区块链发展到3.0的商业化,未来可期,而其去中心化,价值社交网络将会是区块链在互联网的主要运用。例如食品安全方面的食品溯源问题,虽然目前区块链只能从过程上保证食品安全,但区块链技术的进入,让造假的成本更高,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在医疗方面,区块链则在一个不可信的环境中提供信任,解决了医疗行业急需解决的的信任矛盾;在版权保护方面和人工智能方面,区块链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段教授最后总结,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已经消失,初创公司成功机会渺茫,过去的科技变革还是在原有模式上的叠加和延展,而区块链不但是技术的创新,更是商业逻辑的改革,这是完全范式的转变,相较于大型企业,没有包袱的初创企业更能轻装上阵,迅速领跑。

  在提问点评环节,段江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虚拟货币的价值作出回答,指出比特币不仅受算力成本、供需关系改变、政治因素和其限量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有人认定其价值。王俊博士则从自己理解的区块链概念出发,作了相应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