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法学家左卫民教授做客应用法学大讲坛

主讲人左卫民教授 (图片来源:人工智能法学院)

  西政网讯(通讯员周浩燃) 3月28日晚,应用法学大讲坛第一期在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毓才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我国著名法学家、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左卫民教授莅临应用法学大讲坛,作了题为“审思法律人工智能在中国的运用”的专题讲座。人工智能法学院(应用法学院、中国仲裁学院)副院长张光君、人工智能法学院(应用法学院、中国仲裁学院)朱福勇教授、行政法学院副教授、智能司法研究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魏斌、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委会成员杨蕤出席。本期应用法学大讲坛由我国著名法学家、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长永主持。

  主讲人左卫民教授从当前我国法律人工智能话语与实践的冷热对比切入,介绍了法律人工智能的运作原理和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指出,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司法中的运用,在卷宗电子化、数据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法律人工智能还面临着数据层面、算法层面、人才层面的挑战与不足,应充分认识到法律人工智能在中国司法中的运用具有长期性与艰巨性,也应明确法律人工智能可以运用的领域与条件,对复杂、模糊案件的裁判仍需倚重法官的专业智慧。

  点评嘉宾基本赞同左卫民教授的观点,认为法律人工智能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司法改革之中的痛点和难点,有利于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有助于重大疑难案件的公正解决;目前类案推送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比类案推送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基于类案的推理;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运用尚需加强研究,应当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法学教育才能有效推进法律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的杨蕤律师则从法律实务、实践操作中的切身体会来说明人工智能在法律实务中不可或缺,也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据悉,“应用法学大讲坛”由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应用法学院、中国仲裁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基地、智能司法研究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该讲坛本着“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宗旨,紧紧围绕应用法律科学中的相关理论与实务,兼顾国内外应用法学热点、焦点和重大问题,以及前沿应用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将长期举办,诚邀法学家及资深实务工作者做客“应用法学大讲坛”,实现跨界深度交流,提升应用法学认知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