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国际新闻摄影 以意取胜

讲座现场 (图片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西政网讯(通讯员潘星位) 3月29日下午,新华网北美公司总经理,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杨磊受邀在我院敬业楼实验室做《国际新闻摄影与规则》的研究生学术沙龙。

  作为一名从事新闻摄影20余年的记者,他采访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在一线报道中国和国际重大新闻,曾获中国新闻奖、金眼奖及多个省部级摄影奖,也是首个进入战后索马里、苏丹达尔富采访的中国摄影记者。研讨会上,杨磊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拍摄经验向大家讲解了什么是优秀的新闻图片,怎样拍出优秀的国际新闻图片,摄影通用技巧和海外摄影师的影像控制,记录者与图片故事四个方面的内容。

  他强调,成为好的记录者之前,得是一个好的观察者。“有”是新闻摄影最基本的要求,即图片要具有新闻性,透过焦点,传递社会思考。捕捉新闻价值的同时,“时效性”也越发重要,在天安门大阅兵、世界杯赛场、奥斯卡颁奖典礼等重要场合,图片几乎实时传回新华社总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摄影的门槛也愈发普世,读图时代,如何令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呢。谈及同题新闻摄影创作时,杨磊总结说:“优秀的新闻图片,是摄影师想象力与发现力的较量,需要以意取胜”。他在拍摄08年残奥会举重项目时,为了更直观地表现运动员力量爆发的张力,提前将长焦镜头固定在场馆高处,等待运动会仰头托举的一刻,聚焦至他们的眼神,用感应器远程记录下他们的神态。同学们欣赏过成片后,惊叹不已。提前设计,用心策划,变换视角,聚焦细节,传递观众未知的内容,彻底发挥摄影的魅力。

  随后,杨磊就他多年的海外运营经验,为大家对比了中外摄影记者在思维模式、审美意象、工作习惯、背景故事讲述等方面的异同。讲座最后,他与现场同学进行交流,对于“战地记者安全”的问题,他从耐心与勇气两方面做了细致地解答,并提醒同学们在异国他乡搜集新闻素材时,可以通过检索当地报刊,寻找当地中国人的身影等方式,了解当地发生的新近动态,传递祖国群众关心的事实。

  整场讲座,摄影案例充裕,涉及国际前沿的军事娱乐政治体育多方面,同学们大开眼界,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