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保卫教授: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铸魂、励志、导向

讲座现场 (图片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同学们找郑教授签名 (图片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西政网讯(通讯员孙文娣) 5月11日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教授在我校博学楼4104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进行交流,为大家讲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的编写背景、思路及其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此次活动由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治中主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是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共同设立的国家社科积极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最终成果,郑保卫教授为此教材的主编。从2014年10月立项到2019年3月正式出版编写组成员精心打磨、三易其稿历时五年最终完稿付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是中宣部和教育部编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编教材,为全国新闻院校师生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了规范读本。

  郑保卫教授简单介绍了此教材编写组的成员,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讲话对教材编写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分别是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上的讲话、2018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定向于“8.19”讲话、定标于“2.19”讲话、定位于“5.17”讲话、定稿于“8.21”讲话。全书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相关新闻观点作为立论的基础和依据,设计了十二部分的内容: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握新闻工作基本要求、遵循新闻传播客观规律、认清新闻事业根本性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新闻真实原则、实现新闻传播权利与社会责任的统一、进行新闻法治与道德规范、与传播新技术同行实现媒体融合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郑教授详细介绍了每一讲的立论依据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将全书的精华进行了浓缩。郑教授还提出了两点希望和建议,一是新闻院系的老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目标,要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成为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二是新闻学子要真正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努力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铸魂、励志、导向,使自己真正成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和人民放心的优秀人才。

  讲座结束后郑教授与师生现场交流,大家表示受益匪浅。同学们纷纷上台与郑教授合影,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书本找郑教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