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永教授、梅传强教授一行受邀参加2019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

与会人员合影 (图片来源:法学院)

报告人孙长永教授 (图片来源:法学院)

主持人梅传强教授 (图片来源:法学院)

  西政网讯  10月13-14日,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承办,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芜湖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协办的“2019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在安徽芜湖海螺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人民教育家”、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高铭暄教授,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其江同志,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朱孝清同志,最高人民法院二级大法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柯良栋同志,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董开军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爱立同志,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一级巡视员李存捧同志,安徽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许刚同志,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棉同志,安徽省委政法委副巡视员郑重同志,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胡朝荣同志,以及来自全国刑法理论界、刑事司法实务界、法律服务界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孙长永教授、梅传强教授、朱建华教授、姜敏教授、胡江副教授、秦宗川博士、张永强博士受邀参加了本次年会。

  开幕式由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贾宇教授主持。王其江副会长、董开军院长、胡朝荣书记、高铭暄教授分别发表了致辞。高铭暄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自己参加年会既是学习交流的机会又是充电提高的过程,他认为本届刑法学术年会围绕刑法理论及实务热点问题展开,涉及基础理论和司法实务,内容全面,研究深入。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法学院张旭教授代表理事会作了2019年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的工作报告。该报告详细总结过去一年刑法学研究会在编辑出版会刊和文集、承担和参加中国法学会的相关活动、积极参加国际、区际和国内刑法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大会的专题报告环节,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朱孝清主持,最高人民法院二级大法官胡云腾和孙长永教授分别做专题报告。孙长永教授专题报告的题目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争点和难点》。孙长永教授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期间各地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为基础,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情况与问题进行了相应梳理,指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孙长永教授表示,公正、准确地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统一,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的犯罪治理能力。主持人朱孝清大检察官和专题报告人胡云腾大法官分别是我校78级和83级校友。

  2019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设立理论与实务两方面的议题,理论议题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刑事法治和刑法理论的变迁与反思”,实务议题为“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与完善”“金融领域腐败犯罪的惩治与防范”和“生物科技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刑法规制问题”。年会根据这四项议题设置了相应单元,由刑法理论界、刑事司法实务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发言与评论。梅传强教授作为主持人与武汉大学法学院莫洪宪教授一起主持了第二单元“金融领域腐败犯罪的惩治与防范”的研讨,胡江副教授担任评论人对本单元各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本单元专家学者们就金融领域腐败犯罪的行为定性、防治对策和国际合作等问题作了主题发言,重点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金融领域腐败犯罪的防治对策问题,二是金融领域腐败犯罪的监管与合作问题,三是金融领域腐败犯罪的具体行为认定问题。前两个问题是从宏观层面出发,对金融腐败的整体领域与重点领域进行了深度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选择。第三个问题是从微观层面入手,对特殊类型的金融犯罪进行教义学分析与纠正。

  姜敏教授作为主题发言人,在第一单元作了题为《中国当前刑法中的预防性立法:危机、症结和纠偏》的精彩发言,反响热烈。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法学院张旭教授主持。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凤莲教授、盈科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郝惠珍、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莫洪宪教授分别发表了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