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一教授:中国民法典的价值理念及其制度效应

讲座现场 (图片来源:民商法学院)

合影 (图片来源:民商法学院)

  西政网讯  9月9日晚上7:00,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赵万一教授在民商法学院致理楼3019会议室作了“中国民法典的价值理念及其制度效应”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属于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典宣讲团为迎70周年校庆特别开展的经典报告系列,由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研究生会承办。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李雨峰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曹兴权教授、汪青松教授、李向彬副教授作为嘉宾出席。

  赵万一教授从民法典的价值内涵、民法典独特的法律设计以及民法典的颁布对现实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民法典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赵万一教授首先高度肯定了民法典在我国民事立法中的法律地位,以及其独特的价值理念与制度设计。赵万一教授还强调大家在学习民法典时必须注意思考以下问题:民法典是什么?民法典能够为社会提供什么?民法典的颁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随后,赵万一教授就围绕着上述关键问题,对民法典的内涵与功能作了详细的讲解:第一,民法典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先进的法治理念和法律文化,传播了良好的法治精神,为国家未来的法治建设、法治进步提供了力量和源泉。第二,民法典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民法典为其他法律提供了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民法制度与其他制度联合起来,共同对社会治理发生作用。第三,民法典是国家制度自信的体现,是国家制度输出的主要载体。第四,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民事权利的宣言书。第五,民法典的颁布会增强国家与民族的凝聚力,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动力保障。紧接着,赵万一教授介绍了民法典中新增的有关权利保护的规定,包括民法典对身体权、隐私权、个人信息的保护以及人格权独立成编等内容。他指出,在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扩大的同时,民事主体的行为自由也必须以法律要求为基础。比如,基因编辑、克隆技术等涉及人本身的研究和科学活动都必须保持高度谨慎,必须符合社会公共伦理。最后,赵万一教授详细地阐述了民法典的颁布对立法、司法、民事活动、法学研究等领域的影响,并总结道:“民法典的内容博大精深,给社会生活、法制建设、国家治理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未来研究必须关注的是民法典如何同其他法律协调共生的问题。”

  在积极推动民法典实施的过程中,赵万一教授带头行动,在全国各地对民法典进行宣讲,分享自己对民法典精神的理解与领会,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讲座最后,曹兴权教授、汪青松教授和李向彬副教授分别就讲座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