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高素质法律翻译人才培养研究生创新教学团队”应邀参加重庆翻译学会第二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1_副本.jpg

讲座截图 (图源:外语学院)

西政网讯 (记者安鑫 通讯员 王睿 黄春芳)12月17日,西南政法大学“高素质法律翻译人才培养研究生创新教学团队”应邀参加重庆翻译学会第二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基于团队2022年创新教学建设成果,团队带头人、MTI教育中心主任黄春芳教授以“英汉合同文本翻译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为题在本次研讨会上作了大会主旨发言,与学者们进行了交流分享。

黄春芳教授介绍,英汉合同文本翻译课程是西南政法大学的特色课程,她结合现实需要和学校特色,围绕《英汉合同文本翻译》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和报告。黄春芳教授从课程总览、案例概述、思政元素融入的举措、结论四个方面对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详细阐释。

黄春芳教授认为,作为外语学院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英汉合同文本翻译》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知识传授 + 能力培养 + 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的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这有助于实现团队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出既有“国际视野”也有“中国情怀”,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合作精神、思辨与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文精神与道德素养,有法律担当、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德才兼备的综合素质高的法律翻译人才。

讲座中,黄春芳教授结合“獬豸”这一实际案例,介绍了如何在课程中融入中国法律文化,亦凸显了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和法律学科不断融合的趋势和优势。她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法律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中。

讲座最后,黄春芳教授总结称,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和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要着力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她特别感谢了西南政法大学“高素质法律翻译人才培养研究生创新教学团队”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并表示团队将会继续努力,在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方面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