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教育法学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西政网讯 (通讯员 梁婧雯 蒋芳)2023年10月15日,由西南政法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及教育涉外法律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主办的“全球视野下教育法学学术研讨会”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来自教育部、重庆市教委等国家机关,北京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以及柬埔寨司法部、大韩民国国会等外国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深入探讨教育法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会议开幕式由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院长谭宗泽教授主持。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力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及教育涉外法律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致辞,王大泉副司长对本次会议的重大意义作出了阐释,对构建教育法治体系的主要路径和需要面对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各国教育具备共性问题,各国应加强交流,构建本国教育规则体系。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力致辞 (图源人工智能法学院)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发言 (图源人工智能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院长谭宗泽主持 (图源人工智能法学院)

会议第一单元“主旨发言”由西南政法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及教育涉外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付其运主持。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以《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育法学研究的对象与重点》为题作主旨发言。王大泉副司长分析了教育法学学科的发展需要回应的现实问题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图景,指明了教育法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要求,强调教育法学研究应当凸显教育的特点并回应教育的需求,指出教育的视角和理念原则集中体现在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上,认为可以在教育法中确立具有价值引领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规律,并指出教育法学应通过注重系统研究、问题导向、融入实践来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

柬埔寨司法部国际事务和司法发展总局局长吴小龙以《柬埔寨教育法学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题发言。吴小龙局长介绍了柬埔寨的教育情况、柬埔寨教育法的立法基础和基本情况以及柬埔寨教育法学的研究发展趋势,指出教育法学研究应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学术会议、研究项目、学者互访、联合研究机构等方式分享经验、增进了解,提高教育法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柬埔寨司法部国际事务和司法发展总局局长吴小龙发言 (图源人工智能法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岩以《<学位法>制定的时代功能和关键任务》为题发言。他阐释了《学位法》制定的时代功能,《学位法》的制定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实践需求,是科教兴国战略下高水平人才培养战略转向的制度保障,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背景下高等教育法治化的关键环节,提出《学位法》制定的关键任务主要包括削减学位授权中的行政管理属性、完善学位争议解决机制、构建学位正当程序制度等内容。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岩发言 (图源人工智能法学院)

西南大学法学院张新民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风险的法律应对》为题发言,就生成式AI的教育应用场景与前景从历史机遇、现实挑战和法律治理三方面展开论述。张新民教授指出生成式AI能够重塑教育关系、增补教育资源、变革学习模式、变革科研范式,但存在拉大教育数字贫困、扭曲教育培养规律、生成深度内容赝品、滥用智能技术手段的隐患和风险,强调法治是风险治理的根本途径,并从公法治理、私法治理、软法治理三个维度作了进一步剖析。张新民教授总结强调,教育技术研发部门等应遵守“防范-应用-监管”三位一体原则,持续加强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生成式AI在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与规范应用。

西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民发言 (图源人工智能法学院)

会议进入第二单元“主题发言”,由西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民主持。

大韩民国国会立法委员、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兼职教授金正振以《韩国教育基本法与现实问题——以校园暴力为中心》为题发言。金正振教授介绍了韩国教育基本法的修订情况、立法目的和教育理念,辨析了教育的独立性和中立性,区别了义务教育和学校教育,并特别阐述了韩国教育中教育当事人的范围。此外,金正振教授展示了教育部对校园暴力事件的统计数据并介绍部分典型案例,在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对策方案,如建立家长与教师面谈的事前预约制、对教师施暴采取严格的刑事处罚措施等。

大韩民国国会立法委员、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兼职教授金正振发言 (图源人工智能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秦洁以《美国国际教育政策变化观察》为题发言。秦洁副教授梳理了美国主要国际教育政策,并从政策法规、政策措施、宏观法规与微观政策、各州法案几方面的变化情况阐释了美国主要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分析了这些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她最后总结,在当前中美关系不稳定、世界经济波动、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动荡的背景下,跨国教育交流合作之路虽不平坦,但总体趋势仍向前。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秦洁发言 (图源人工智能法学院)

西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稷锋以《高校校规的法律属性研究综述》为题发言。张稷锋先阐释了自己由诉讼上的分歧和治理中存在的危机提出该问题的主要思路,他认为该研究尤其需要回应包括高校校规有无法律属性以及如何识别这两部分问题。此外,张稷锋对现有成果进行了介绍和述评,并提出了自己对国家法、高校校规和司法裁判进行实证分析后的研究设想。

西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稷锋发言 (图源人工智能法学院)

会议最后阶段由人工智能法学院党委书记李雁主持,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周尚君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周尚君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是一次知识密集型会议,各位发言嘉宾从不同角度切入,对教育法学领域的重点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精彩的发言,很具有启发意义。他指出王大泉副司长探讨了教育法学学科发展和法典化的相关问题,吴小龙局长在分析柬埔寨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柬埔寨教育法学的发展趋势,王岩博士从中国式现代化角度分析了《学位法》制定的相关问题,张新民教授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带来的冲击与应对措施。在主题发言中,金正振教授向我们介绍了韩国教育领域的现实问题,并展示了部分典型案例,秦洁副教授着重为我们梳理了美国的教育政策,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张稷锋博士对高校校规的法律属性进行了探讨。李雁书记感谢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她表示:在实现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人工智能法学院将踔厉奋发,持续作为,为新时代国家教育改革创新,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教,贡献理论智慧和实践成果。

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党委书记李雁主持 (图源人工智能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周尚君教授作总结发言 (图源人工智能法学院)

会议合影 (图源人工智能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