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志勇教授作客金开名家讲坛畅谈数字法治政府建构

西政网讯  (通讯员  梁西圣 ) 3月24日下午,由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数字法治政府研究院等主办的“金开名家讲坛”专题讲座在西南政法大学勤业楼一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以“数字法治政府建构的若干重要问题”为主题,由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院院长、《比较法研究》杂志主编解志勇教授主讲,周尚君教授、陆幸福教授、胡兴建教授、黄家镇教授、冯子轩教授、杨天江副教授、朱林方副教授、梁西圣副教授、黄金华副教授、岳丽博士、杨文明博士等作为嘉宾参与交流,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到场聆听。讲座由数字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周祖成教授主持。

图片1.png

会议现场  (荆仁科  摄)

讲座伊始,周祖成教授对解志勇教授应邀来校讲座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解志勇教授的基本情况及其参加讲座的嘉宾。

在主讲环节,解志勇教授围绕“数字法治政府建构”这一主题,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切入,认为人类社会正进入数字文明时代,构建数字政府是国家促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由于数字化的内在要求与法治理念有可能产生基于各自逻辑的冲突,建构有效的机制将“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二者有机耦合,形成一个相生而非相克的逻辑图谱,是数字法治政府建构中至为核心的问题。解教授分别从数字基础设施整合、行政自动化决策的程序正当性、政府信息数据开放限度、数字鸿沟扩大,以及算法歧视问题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在耦合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与逻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据开放亟待新的法律制度保障安全、权益和效用,行政自动化决策程序、算法歧视以及数字鸿沟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包括数字技术、法律制度、人文精神等在内的多方面措施予以解决,同时要建构数字伦理规则和伦理审查制度,强化数字社会的伦理基础。

在与谈环节,周尚君教授以“数字文明时代”、“数字化与法治化之间的根本分歧”和“数字化创设新的权利和义务”为切入点,对解志勇教授的观点进行点评;陆幸福教授从“认识人的方式发生剧烈变化”和“政府权力结构变形”两个方面谈了数字化产生的影响;杨天江副教授提出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要兼顾技术效率与价值治理,认为“法治是底线,数字技术是上线”;朱林方副教授认为,政府权力获得了数字化延伸,需要数字监察体系加强监督;胡兴建教授谈到人工智能给政府和社会以及人的教育带来的冲击和回应;冯子轩教授详细论述了数字技术对法律的影响,法律人应当具有数字敏感性并积极回应;梁西圣副教授结合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谈及数字文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出数字文明可能产生的私权力和特殊法律关系;黄家镇教授提出要构建关于数据保护、数据合规以及交易市场的规则;黄金华副教授针对解志勇教授的讲座内容提出了“公开透明原则在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中如何落实”的疑问;岳丽博士提出“数字法治政府与传统法治政府是否并行”的问题;杨文明博士对“数字鸿沟带来的法律公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博士生李洋从数字与传统结合的视角,认为传统理论与解决路径对数字文明仍是有益的。

针对老师与同学的问题,解志勇教授进行了回应,并认为,在数字赋能的背景下,需要促进平衡发展和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控制。从国际视野看,少数甚至单一国家控制数字文明将是世界的灾难,中国必须加快数字文明发展的步伐。

周祖成教授对讲座作简单总结,在高度评价解志勇教授精彩讲座的同时,认为数字时代对法律产生严峻挑战,我们法律人必须积极应对,创新理论和规则,以科学的理论和优良的制度引领社会的数字化发展。学校成立数字法治政府研究院,就是适应数字化发展要求,以此凝聚力量,加强有组织的科学研究,积极参与数字中国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发展。讲座完毕,全场师生再次对解志勇教授的精彩讲座报以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