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举行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开题论证会

西政网讯 (通讯员 闫召华)8月30日上午,由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承担的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一带一路’廉洁建设刑事司法保障问题研究”开题论证会在线上以腾讯会议方式顺利举行。

会议截图  (图片来源:  法学院)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法治是重要保障,刑事司法的作用当然不可或缺。最高人民法院已先后两次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相关意见,还发布了一些典型案例。这些文件均涉及一带一路廉洁建设的刑事司法保障问题,但整体上看还比较原则、抽象,如何进行廉洁建设方面的刑事司法保障,还是一个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南政法大学联合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之为题申请了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并有幸获得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准。该课题由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闫召华教授、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胡红军院长共同担任主持人,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担任指导单位,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黄嵩审判长担任指导人。

会议截图  (图片来源:  法学院)

本次开题论证会由闫召华教授主持。最高人民法院黄嵩审判长、曹吴清法官到会指导。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刘桂华、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检委会专委张强、重庆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王远伟、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副院长胡兴建教授、刑侦学院副院长倪春乐教授、法学院李昌盛教授、刑侦学院王跃教授等专家学者应邀参加论证。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胡红军院长、杨勤专委、张胜仙副庭长,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王彪副教授、叶宁博士等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开题论证会。

会议截图  (图片来源:  法学院)

开题论证会上,闫召华教授先向指导组专家介绍了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的重难点。胡红军院长对课题的有序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并部署了课题推进的保障措施。然后,叶宁博士汇报了课题组的总体研究计划和具体调研方案。与会专家则分别从课题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研究障碍、进度安排、成果形式及转化等方面提出了论证意见。最后,黄嵩审判长在指导发言时强调,课题组要锚定合理的预期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强调务实具体,突出“一带一路”特色,注重建议的可操作性,争取为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建言献策。

闫召华教授对各位专家的指导表示感谢,并表示,接下来课题组会认真研究吸收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进一步厘清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思路,合理调整研究的路径和方法,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完善课题的研究计划和调研方案,稳步推进课题的实证调研和理论研究工作,争取顺利完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并有效推动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