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校会合作” 调研座谈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

合影

西政网讯(记者 吴浩哲  通讯员 戴紫君) 2024年1月25日下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校会合作”调研座谈会在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召开。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敬大力、副会长王晓东、副秘书长吴洪淇和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出席会议。来自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大学的二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敬大力

敬大力会长在讲话中表示,西南政法大学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重镇,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学科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加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与西南政法大学的合作恰逢其时,具有十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次会议的举办取得了丰硕成果,对双方工作都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敬大力会长强调,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一贯重视校会合作。这是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与法学院校各自的性质及定位决定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是全国性法学社团,主要职能是组织会员和广大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工作者开展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工作,履行好加强政治引领、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拓展对外交流、培养法治人才等职责;基本工作要求是,抓全局保重点,搭平台促交流,建机制添活力,出成果重实效。法学院校是教育科研的一线单位,承担着人才培养与法学研究工作。校会双方所肩负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重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应当在明确职能定位的基础上搞好同法学院校的协作。只有搞好同法学院校的协作,服务好研究工作,才能做好研究会的工作,才能有效促进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校会合作具有丰富的内容与形式,例如共同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合作培训活动及对外学术交流活动等。

敬大力会长指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与西南政法大学的合作安排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达成建立合作培训机制协议。将西南政法大学作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的定点培训单位,以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为依托,双方进行合作培训,促进科教融合、研教相长,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培训内容。二是将西南政法大学作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的单位会员。单位会员是实行校会合作的重要形式,能够有效发挥学校的作用,促进校会共同开展科研活动。三是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

敬大力会长代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对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西南政法大学支持研究会的工作表示由衷感谢,对校会合作的顺利开展致以诚挚祝愿。同时,也衷心希望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学科能够坚持优良传统,发挥整体优势,争取再创佳绩!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晓东

王晓东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来访西南政法大学的重要目的是研究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相关问题。他认为,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工作者在开展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时,应当坚持刑事一体化思维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为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实践学科,与司法实务的关系非常紧密。此外,在刑事诉讼法面临第四次修改之际,需要重视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衔接问题的研究。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

林维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座谈会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的重要举措。他表示,西南政法大学一直重视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建设。刑事诉讼法学学科人才培养成就斐然、学科建设成绩显著、师资力量雄厚。他希望,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团队在敬大力会长和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的指导下,围绕党和国家重大理论需求开展研究,不断推出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充分利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将学校作为定点培训单位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工作,不断探索数字时代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新模式。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梅传强

座谈会由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梅传强主持。

合作签约仪式

揭牌仪式

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敬大力会长和林维校长分别代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与西南政法大学签署合作培训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以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为依托,积极搭建合作培训平台,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促进科教融合、教研相长。签约仪式后,敬大力会长和林维校长还共同为西南政法大学成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单位会员揭牌。

在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分别围绕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建设、校会合作机制构建等主题先后发言。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吴洪淇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吴洪淇认为,刑事诉讼法制经过四十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刑事诉讼法治角度来看仍有需要努力的空间。应当以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为契机,对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体系化重塑,以更好地回应司法实践的需求。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颜飞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颜飞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学科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他指出,我校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在建设发展上存在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学科建设发展高度服务于国家急需;二是学科建设发展密切联系司法实践。本次校会合作对于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望在敬大力会长的领导下,我校刑事诉讼法学团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深度参与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活动,有力地发出西政声音。

西南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勇成

西南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勇成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培训学院的相关情况。2017年5月西南政法大学正式设立培训学院,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培训学院具体运作的工作机制。目前,实行三区联动、内外协调的办学机制,构建以沙坪坝校区为主,渝北校区与宝圣湖校区为辅的基地格局,抽调、整合全校师资、课程等教学资源,形成培训工作合力。同时,积极加强与市外政法系统的协作,推动实现培训工作立足重庆,辐射西部、服务全国的目标。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的赋能和加持下,培训学院将进一步做好各类培训课程。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西南政法大学证据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潘金贵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西南政法大学证据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潘金贵认为,本次会议的举办对于我校刑事诉讼法学团队既是鼓励亦是鞭策。他建议,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建设应从以下方面推进:一是立足更高的格局站位,将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建设视作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建设,乃至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坚持公心,从一切有利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部署开展各项工作;三是积极推出具有创新性、特色性的科研成果,让更多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工作者听到西政声音;四是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充实教学科研团队,产出有份量的科研成果。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李昌林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李昌林认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在开展有组织科研工作上极具特色并取得明显成效。他建议,在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背景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可以凝聚整个学科力量,尤其是依托传统的五院四系,逐步分解研究任务,制定研究目标,集全国研究之力,扎实论证刑事诉讼法的相关修改意见。此外,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还可以拓宽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及时转化最新研究成果,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教研室主任闫召华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教研室主任闫召华介绍了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进展和规划思路。2022年,由西南政法大学牵头建设的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成为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类唯一的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试点项目。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主要建设举措是,举行在线系列公开课程、打造线上课程、举办线上教学改革论坛、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示范公开课,出版系列教材等。未来,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将继续打造品牌活动,逐步扩大校外院校覆盖面,尝试建立师资培训班。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梁坤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梁坤介绍了刑事侦查学学科的基本情况。1979年西南政法大学开设刑事侦查本科专业,2017年在法学一级学科下建立侦查学博士点。刑事侦查学院主要开展侦查基础理论、侦查对策研究与侦查法学研究。侦查法学有两个重点研究方向,即针对刑事诉讼法第二编第二章侦查的研究与司法鉴定法学研究。侦查法学的其他研究方向包括警察法学与职务犯罪的调查、侦查研究。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西南政法大学刑事检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向燕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西南政法大学刑事检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向燕认为,敬会长、王副会长一行到访西南政法大学开展调研指导,对于我校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同时也希望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能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她介绍,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具有强调刑事法一体化与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明特色。同时,她建议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团队应当积极围绕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部署的重点任务开展工作,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大学副教授自正法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大学副教授自正法首先对西南政法大学成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单位会员,并与研究会签署合作培训协议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重庆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学科的带领,并且需要积极学习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学科的建设发展经验。他认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在敬会长领导下,打造了多元的校会合作形式,拉近了校会之间的关系,祝愿校会合作能够取得更多的成绩。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员、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彪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员、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彪从青年教师的视角对学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环节发表了见解。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应当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需要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与全国的前辈、同仁进行交流。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召集人张吉喜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召集人张吉喜表示,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老一辈教授们的带领下于全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他认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与西南政法大学签署合作培训协议,并将今年的两次重要学术会议交由西南政法大学举办,体现了敬会长对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学科的高度信任。对于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的工作安排,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学科坚决落实,一定交出满意的答卷。他代表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团队,期望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给予更多指导,让团队成员有更多机会参与研究会的相关工作和与全国同行进行交流。他表示,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团队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敬会长的殷切期望。

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推进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的“校会合作”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对于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团队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