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线上教学:石瓦坡“主播团”开讲啦!

  西政网讯  钉钉、腾讯会议、QQ电话……停课不停学,西南政法大学网上授课自2月24日陆陆续续开始了!不少老师虽然是第一次面对镜头做起“主播”,但教育教学依旧专业,收放自如,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这些老师们“组团出道”,成为大家心中新晋的石瓦坡“主播团”。

  民商法学院侯国跃老师:把“藤藤菜面馆”从线下“搬”到线上

侯国跃老师线上讲课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网课期间侯国跃老师通过巧妙构思,组织同学“追剧说法”,探讨热门影视剧涉及到的法律问题;通过情景再现的方法分享生活中的法律原理、讲台上的金句名言。侯国跃老师把自己的“藤藤菜面馆”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他在网课期间呈现法律实例,课程以老师讲授为主,以老师为主导进行互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习,老师进行问题提炼、学习引导、案例讨论、在线答疑等。从学生互动等情况来看,该方法效果可观,同时,老师利用线上教学可多次学习、多次复盘的优势,提高了课堂效率。  

  经济法学院卢代富老师、谭贵华老师:网上双师同堂

卢代富老师线上讲课现场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经济法学院的“双师同堂”课,是由卢代富老师和谭贵华老师同时在线进行网上授课。上课期间,两位老师在群内采取一问一答的引导式教学,将部分相关问题抛给同学们,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整个群里的学术讨论氛围非常浓厚。卢代富老师还专门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在线下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备课”,提前准备好了丰富的教学互动内容,不仅课堂互动及时有效,还达到了很好的启发式教学效果。  

  法学院谷佳杰老师:线上课堂的“段子手”

谷佳杰老师教学现场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线上授课与线下授课的差别很大,对于授课老师来说,无论哪种线上形式,大多数是自己讲课,缺乏与学生的互动,难以即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讲,学习的专注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谷佳杰老师会用贴近同学们日常生活的搞笑段子活跃课堂氛围,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授课。谷佳杰老师用一个网络段子“线下上课必须坐着,线上上课可以躺着”来描述线上线下授课的区别。他说:“我平时在线下课堂授课,一方面尽可能采用风趣幽默的话语来调节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繁忙的课程压力下尽可能轻松学习,另一方面不断穿插实践案例尤其是轰动性案例来印证理论知识,让学生觉得所学知识可以应用于司法实践。”

  谷老师很爱和同学们开玩笑,用一些网络化的语言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理论,比如对于什么是民事诉讼法?谷老师在课上说:“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套路是什么?是程式化的技巧与方法,而民事诉讼法就是一门关于套路的学问。”同学们总是称他为“慕课段子手”,还经常在慕课评论区给小谷“主播”“刷火箭、刷飞机”呢。同时,谷佳杰老师还一直在微博上运维 《民事诉讼法学》在线开放课程,就考研、出国、就业、读书等等心得与同学们开展互动,交流各种信息。微博上的同学们戏称他是“石瓦坡慕课运维鬼才”。  

  行政法学院何永红老师:用外文短文帮助同学了解各国宪法观

何永红老师教学现场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何永红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深入浅出,教学态度严谨,与同学们的互动亲切有爱。一堂课下来,同学们收获到了不亚于面授课程的知识。宣布下课后,同学们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

  每节课准备外文的时政短文经常会很耗费时间与精力,因为考虑到大部分同学的英语水平,既要找篇幅较为短小精炼且易懂的,又要找与课堂所讲内容紧密联系的文章,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课堂上讲解的时候,老师会强调几个比较重要的词汇,涉及到本节课的概念理解。之后便带领着学生阅读,逐字逐句地翻译。有些句子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何老师会结合本节课的主旨进行讲解。站在本国人的视角上来理解外国宪法的相关知识,对同学们的帮助无疑是非常大的。

  谈起第一次当“主播”的经历,何老师说:“网上授课的感觉挺好,隔着屏幕并不会对我造成困扰,因为在备课时我就预设了听众。正式上课后,也能通过弹幕清晰地捕捉到同学们的感受,讲解时便很快进入状态了。一节课感到疲劳之后就放一首音乐,既能放松大脑,又能提起同学们的兴致,劳逸结合才更有助于同学们的学习。”面对疫情的特殊时期,何老师也嘱咐同学们:“疫情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们的线上授课也要持续一段时间,同学们迅速调整状态和心态,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节奏才是上策。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收获!”  

  国际法学院刘畅老师:报送教学日志+教学信息员群=更好的教学方案

刘畅老师工作现场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在线上教学期间,为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刘畅老师严格按照教师教学日志报送制开展教学工作。正式上课的第一周(2月24-28日),刘老师会认真完成教学日志并报送,以便学院领导可以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并调整方案。同时,刘畅老师还会按照教学信息员制要求开展教学工作,与其他老师一起,在教学信息员群“打卡”,及时反馈课堂情况、沟通及协调解决授课期间的问题,从而调整更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同学们带来更优质的学习体验。  

  人工智能法学院曾兴华老师:结合时事真实案例授课

曾兴华老师工作现场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2月27日上午1-2节课,3-4节课,人工智能法学院曾兴华老师通过QQ视频分享给行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上了律师学课程。面对新冠肺炎,曾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坚信:冬天终将过去,春天必将来临,待百花盛开,我们在西政相见,吃北苑美食,烫麻辣火锅,观南山夜景,看重庆车水马龙。上课期间,曾兴华老师以疫情期间真实案例组织学生群内讨论。联系生活实际,紧扣法律知识,曾老师将当下的疫情现状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道出了律师学与各个学科的关系,也带动了课堂气氛,使同学们更好地参与进来。

  刑事侦查学院王跃老师:课程录制、视频剪辑样样精通

王跃老师学习现场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在王跃老师看来,保持良好的教学状态不仅是此次抗疫工作在教学领域的体现,本身也是师德师风的体现,故应当树立在家也是上班、在家也应追求好的教学质量这一积极教学态度。他利用此次时机,主动进行相关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学习,例如录屏、视频课程剪辑,熟悉在线教学平台功能,同时还对学院的老师们开展了相关的培训。  

  商学院谢柳芳老师:“四法两融入”保障线上教学

谢柳芳老师工作现场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课前,谢老师精心准备并上传教学资料,同时组织同学们成立讨论小组,布置预习作业。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她严格强调线上课堂纪律,并对学生的预习内容及效果进行检测。谢老师主要采用“四法两融入”模式对课堂过程进行全程管控,授课时穿插课堂“抢答”“提问”“讨论”“随堂练习”等互动环节,以保证线上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同时,坚持“两个融入”:一是将时事、实际案例融入教学;二是将学生学习主动性融入教学。在该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同学们全员按时到课、全程在线认真听课、课上积极发言,课堂效果非常好。  

  经济学院陈志英老师:双语教学 讲解更深入

陈志英老师备课现场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陈志英老师为金融学专业CFA实验班学生讲授的数量分析课程,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向,以CFA考试官方教材为基础,双语教学。充分利用腾讯课堂直播教学的优势,将教学展示区、讨论区、QQ群联动使用,实时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好评。  

  外语学院曾容老师 :积极讨论、“游戏”教学

曾容老师教学现场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第一节课,曾容老师选择了“Watch Out When Nature Strikes Back : disasters”作为授课内容。结合当前的热点,重点关注了两场灾难:新型冠状病毒和“5.12”地震。通过腾讯会议的屏幕分享+微信小群课堂讨论结合的方式,师生及学生间交流非常顺畅,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曾容老师还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讲解了关于“新冠肺炎”的14个高频词,让同学们学习了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励志演讲“To the fighters! ”,并分析了里面的经典句子。她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微信视频,结合所学内容,用英语讨论新冠肺炎所带来的灾难和我们该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并截屏向老师汇报。8分钟讨论结束后,同学们准时回到会议室,老师抽查讨论的情况并点评。

  在课堂教学中,曾容老师还创新性地让全班一起通过设计好的英语小程序,完成了紧张刺激的“地震逃生”游戏。即在“地震来临时”,同学们会在预设的场景中(比如在家、在户外)选出可以安全避险的选项,十秒后(即场景中的地震来临时)可以检验同学们选择的方式是否正确。重点是游戏结束后同学们要继续分小组用英语总结在户内和户外的逃生技巧并汇报,这样同学们便能在游戏中学到新知识并通过讨论进行夯实。  

  新闻传播学院丁红丽老师:克服困难,在武汉上慕课

丁红丽老师备课现场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丁红丽老师在日记中写道:“刚回来没多久,武汉封城了。封城的那天早上,我看到拖着行李箱在街上徘徊的年轻人,不禁恻然。一面为武汉传播愈广的疫情揪心,一面继续着《说服学》二期开课的工作。我能做的,就是待在家里不出门,努力工作,照顾好家人。但愿一切早日好起来!”

  疫情期间,丁红丽老师与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和重庆运营部联系,希望课程尽早在平台开放,给因疫情困守在家的学生和那些因封城限行而呆在家的人们更多的选择。她认为,《说服学》是沟通的技巧,也是语言的艺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在焦躁、惶恐、伤心、害怕的种种情绪之下,好好说话,好好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不管怎样,2020的武汉,2020的中国,将擦干泪水,继续前行!”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夫波老师:资料阅读+问题思考+线上答疑

武夫波老师备课现场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开学以来,武夫波老师以qq群作为平台,采用“以学生为主的资料阅读+问题思考+线上答疑”的形式,呈现了精彩的网课。如果同学们有问题,可以随时在群里提问,他会现场解答,而同学们也可以互相交流。这样的上课形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仅形式自由,而且更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上课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邓亚秋老师:试直播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

邓亚秋老师在试直播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突然成为“网络新主播”的邓亚秋老师,一开始也很担心不适应网络教学,耽误同学们的上课进程。为了保证网课的顺利实施,她提前一天便组织同学们对网课进行了试直播:周一上午的课,我们周六下午就在授课同学的范围内试了一次课,在此之前还有两次小规模的试播。通过试播的过程我们发现了一些像听不到声音的问题,通过重新登录的方式等也调试好也逐步地解决了。

  在课程设计上邓老师考虑到更多和同学们的互动,需要提前将讲课内容传上课堂派,让同学们先预习再上课,对同学们的自主性要求更高了。而且上课的方式也会更多样,比如说将练习题的答案设置为投票,还有简答、抢答等,互动的内容也帮助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邓老师很希望同学们能够尽量反馈线上授课中的问题,大家一起努力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