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联合打造“一带一路”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

会议现场    (图片来源:教务处)

会议现场    (图片来源:教务处)

  西政网讯 (通讯员  吕亮)5月19 日,西南政法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就联合培养“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在四川外国语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岳彩申、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祝朝伟及两校教务处、招生部门、培养学院领导和负责人出席了对接会。

       岳彩申副校长表示联合学士学位项目意义重大,是服务国家、区域经济和战略法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两校优势互补,携手在抓落实方面下功夫。祝朝伟副校长表示联合学士学位是两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改革的开端,一定要构建协调机制,创造出人才培养的品牌。

       会上,两校教务、招生部门及培养学院负责人还就项目如何开展招生宣传、政策解读、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生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高度重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适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服务“一带一路”的建设,在总结本科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涉外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一带一路”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经验的基础上,申报并成功获批“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法语”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通过“法学+小语种”的复合型国际化培养模式,打造“一带一路”涉外拔尖法治人才培养。

  此次,西南政法大学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开展“一带一路”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将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专业和资源优势,充分吸收两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坚持国际化导向和“法学+小语种”专业特色,培养具有较强涉外法律事务处理能力的卓越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

  据悉,为增强学生对两所学校的文化认同,在遵循语言和法学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在学生培养上实行“1.5+1.5+1”双校区培养模式,即学生第1-3学期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就读,第4-8学期在西南政法大学就读,在交换期间双方互派师资,同时开设课程。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法学+法语”项目以及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法语+法学”项目将在今年面向全国,通过高考分别招收30名和25名学生,攻读该合作项目的学生在完成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并达到两校学士学位要求的,可授予两校双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