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子堂校长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示范公开课

示范公开课现场  (荆仁科 摄)

  西政网讯 (记者 冯颖)9月10日晚,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在渝北校区笃行楼模拟法庭一号庭主讲《形势与政策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示范公开课,作题为《认真学习“七一”重要讲话,深入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专题课讲座,深入浅出地梳理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方式方法,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出台的背景、历史基础、形成脉络、核心要义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

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授课(胡森睿 摄)

  付子堂表示,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教育、关于文化建设、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等其他各方面的重要论述一起,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的宏大体系。

  付子堂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付子堂认为,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规律和法治方略的探索,构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基础。在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治国理政规律的探索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深化,对依法治国问题的认识也随着治国理政的实践而不断升华。

  他在认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期间直接与法治相关的历次重要会议及决定后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法律“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需要更加关注法治质量“高不高”的问题。正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过程中,习近平法治思想逐步成型,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建设进入成熟阶段。这是我们党领导法治在经历了筑基阶段和发展阶段之后的一次新飞跃。

  付子堂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对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的思想旗帜。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关键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把党中央的各项决定部署落实到位。

示范公开课现场 (胡森睿 摄)

  来自各学院的教师代表,《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学生代表共聚笃行楼模拟法庭一号庭,聆听了本次示范公开课。近两个半小时的课程,内容翔实、精彩纷呈。台上、台下展开了积极、热烈的互动。

示范公开课现场(荆仁科 摄)

  据悉,为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法治理论教学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明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推动法学教学高质量发展。培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遵照2021年版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西南政法大学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际情况,自本科2021级开始开设课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

  面向法学、知识产权、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以及各类法学实验班、“法学+”复合型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开设专业必修课;面向前述专业、法学实验班、“法学+”项目以外的其他专业、实验班开设全校通识选修课,并在行政法学院设立“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研室”,具体负责《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