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参与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丛书 《复兴文库》编纂工作

西政网讯   (记者  雷柠璐)9月27日,由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正式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复兴文库》的序言中强调:“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一代代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和优秀儿女探索、奋斗、牺牲、创造,留下了大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珍贵文献。编纂出版《复兴文库》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就是要通过对近代以来重要思想文献的选编,述录先人的开拓,启迪来者的奋斗。”

640-1 1.jpeg

《复兴文库》  (图源:重庆史公众号)

《复兴文库》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全景式记述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追求、百折不挠的历史足迹,集中展现了影响中国发展进程、引领时代进步、推动民族复兴的思想成果,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思想源流和文化脉络。编纂工作始于2019年初,时间长达近四年。

WechatIMG5491.jpeg

《复兴文库》第二编第七卷  (图源:重庆史公众号)

全书共五编,此次上架了第一、二、三编。其中,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周勇担任《复兴文库》第二编编委,主持了第二编第七卷(《大后方的建设和民主运动的开展》)和第九卷(《中国向何处去的战略抉择》)共十册的编纂工作。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蔡斐教授及其博士生罗辑参与第二编第九卷第二册“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国共和平谈判”的编纂,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密副教授参与第二编第九卷第三册“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斗争”的编纂,两册合计60万余字。

WechatIMG5485.jpeg

《复兴文库》第二编第九卷  (图源:重庆史公众号)

第九卷《中国向何处去的战略抉择》三册汇编了从抗战结束前夕到1947年6月中共代表团撤离南京近两年的时间里发生的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历史史料,包括《论联合政府》的发表、重庆和平谈判事件经过、“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以及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行径等重大事件的相关文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因维护人民利益而得到中间党派和民众的拥护,国民党如何因采取专制手段打压民主、发动内战而遭到历史和人民的抛弃。

其中,蔡斐教授编纂的第二编第九卷第二册以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国共和平谈判历史事件为线索,选取了中国共产党倡导国共合作的核心文献。主要内容包括抗战胜利后中共对时局的声明、毛泽东在渝活动、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毛泽东《沁园春·雪》在重庆的发表及其斗争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人民带来和平、民主、团结的政治制度所做的努力。该册不仅收录了文献档案馆和研究部门公开出版的相关材料,还选取了同一时期出版的部分海内外新闻报道。

WechatIMG5486.jpeg

第一排左起第三位为周勇教授、第二排左起第三位为蔡斐教授、右起第一位为耿密副教授  (图源:重庆史公众号)

耿密副教授负责编纂的第二编第九卷第三册从政治、军事、思想言论多方面呈现中国共产党、中间党派与国民党面对中国向何处去提出的不同主张。本册通过一正一反的对比性文献,揭示了中共与中间党派追求和平民主的主张言行和国民党反对民主、发动内战的血腥暴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虚伪的统治本质。该册还首次公开出版了当代著名音乐教育家赵沨教授撰写的《李闻惨案后的昆明》一文,以普通亲历者的第一视角补充了有关“李闻惨案”发生后的各种史实细节,还原了白色恐怖笼罩下昆明市民的心态,为解读这一事件提供了更加立体全面的视野。

WechatIMG5490.jpeg

左起第八位为周勇教授、第七为蔡斐教授、右起第三位为耿密副教授  (图源:重庆史公众号)

书籍正式上架后,蔡斐教授在《重庆日报》发表《新时代更需要以史为鉴察往知来》的理论文章。文章认为,“以史为鉴、察往知来是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是编纂出版《复兴文库》的重要追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需要秉持历史思维、汲取历史智慧、掌握历史主动、强化历史担当,把以史为鉴、察往知来落到实处。”耿密副教授谈到:“《复兴文库》全景式的展现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进程,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作为思政课教师,学好、用好《复兴文库》这部历史文化典籍,有助于让历史的真实性教育青年大学生,有助于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对中国道路、中国之治做出更具说服力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