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4年第9次集中学习会

会议现场 (荆仁科 摄)

西政网讯 (记者 吴莹)9月20日(周五)上午,西南政法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9次集中学习会在勤业楼第四会议室召开。会议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同志《论教育》进行专题学习,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担当使命,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西政贡献。党委书记樊伟主持会议并讲话。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参加会议。

党委书记樊伟指出,全国教育大会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动员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樊伟书记指出,习近平同志《论教育》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教科书。学习宣传好习近平同志《论教育》,贯彻落实好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校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为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贡献更多西政力量。

樊伟书记强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必须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自觉把西政发展放到教育强国建设的宏大场景中去谋划和推进。必须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按照“六个力”的要求,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面,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西南政法大学。

樊伟书记强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必须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大关系。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五对重大关系”,为教育强国建设交上满意的西政答卷。必须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以全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一流大学为奋斗目标,深入推进学校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467”工作布局,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十大行动”,全力实现“三个大跃升”,为教育强国建设,交出西政的高分报表。

会前,全体参会人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同志《论教育》及主要篇目介绍、《中国教育报》八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展开自学。

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同志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交流发言。他表示,从二十届三中全会到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始终强调系统思维和综合改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既要不打折扣贯彻其中的相关部署,也要深刻领悟其中的思维方法。要深化思政引领立德树人工作机制改革,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工作机制改革,深化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工作机制改革,深化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工作机制改革,坚持系统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布局。

党委副书记刘革同志围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作交流发言。她表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向同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涵要义;坚持党建引领、系统观念和守正创新,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立人树人育人新方式新载体,形成具有西政辨识度的大思政课品牌。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赵骏同志围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交流发言。他表示,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立足职能职责,强化教育、从严管理监督,大力弘扬廉洁从教之风,引导教师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加强纪律保障。要强化警示教育,不断释放“严”的信号;做好监督查处,不断提升“督”的质效;推进清廉学校建设,不断激活“廉”的细胞。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燕同志围绕“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交流发言。她表示,当前学校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关键着力点,是突出加强学科集群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整体布局。实现“一个突破”,通过法学+国家安全学融合打造西政特色的政法一流学科。占领“一个高地”,巩固传统法学研究,探索科技法研究等新赛道,形成新领域法学新高地。建设“一个中心”,加强西部学术科研交流,充分发挥西部实践法学中心引领带动作用。

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君同志围绕“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作交流发言。他表示,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转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深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怀勇同志围绕“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面做好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作交流发言。他表示,聚焦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问题,必须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出发点,持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跟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趋势,优化升级学校专业结构,加快推进新文化建设工作,梳理整合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强化教学资源建设,创新课程,优化教材,增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