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代表队获第十六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全国亚军并晋级亚太赛

图片2-4.png

团队合影    (图源:国际法学院)

西政网讯  (记者 冯颖 通讯员 占坤 刘栩伽)11月27日,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与兰州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大陆地区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英文赛)落下帷幕,我校代表队在为期两天的线上庭辩环节中力克强劲对手,闯入总决赛,最终荣获全国亚军(中国赛区一等奖),并获得书状全场成绩第二、综合成绩排名第三的亮眼成绩,刷新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同时挺进2023年即将在香港举办的亚太地区高校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

据悉,本届比赛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60所顶尖高校参赛。我校代表队由来自国际法学院、法学院和经济法学院的严习铭、夏妍、刘烨熹、王雨辰、韦孝诚、杨珉懿6名同学组成,国际法学院郑蕴老师担任教练。

经过第一轮的英文书状选拔之后,我校代表队以文书综合分数第二的成绩跻身全国32强,闯入庭辩轮。在60余位来自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各大高校的专家、法官的高压提问下,同学们在以大量研究为基础的庭辩上展现出了对于法律事实的深入理解和扎实的法律适用功底,经过重重考验最终站上了决赛的舞台,充分体现了西政学子风采,也是我校“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据了解,国际人道法是限制武装冲突影响的一系列规则,它保护未参与或不再参与武装冲突的人,并限制作战方法和手段。本届模拟法庭的案例主要涉及国际人道法中有武装冲突概念分类、环境资源保护、联合国维和人员保护、平民保护等重点及前沿问题。作为在中国推广国际人道法的旗舰级赛事,本届IHL模拟法庭基于疫情形势选择线上举办,给参与比赛的师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一方面,模拟法庭备赛期间需要多轮庭辩,在校内校外师生不能会面的情况下,参赛队员发挥了极强的协作精神,在郑蕴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共享文件、线上会议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大量的法律研究和口头练习,为优异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积极配合学校和本地防疫政策情况下,两位庭辩队员于比赛期间经历了数次密接隔离,分别在隔离酒店和宝圣湖校区学生宿舍完成了线上庭辩,高标准完成了比赛任务。他们出色的表现,得到了专家和法官的一致好评。

640.png

线上比赛截图    (图源:国际法学院)

“比赛在现在这一刻或许重要,但人生漫长!希望各位队友在这次经历之后能够看到世界的广大与自己的实力,胸有星辰,来日方长!”。指导老师、国际法学院讲师郑蕴表示,这是西南政法大学人道法辩论队第二次参加比赛,学生们在特别的形势下取得佳绩实属难得!从组建这支辩论队开始,她就想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培育一种精神:培养他们成为涉外法治人才的能力,教会他们合作、信任、责任感的意义,收获并肩作战的友谊,并意识到我们离国际舞台并不遥远。让他们有国际视野,有雄心,有斗志,有能力,有热忱!更重要的是,作为当代青年,学会独立地应对各种挑战。

国际法学院本科2020级王雨辰表示,很荣幸能代表学校参加此次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在三个多月的备赛时间里,她的英文检索、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也与人道法的小伙伴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在暑假期间一边实习一边备赛感到十分疲惫,在校的每次会议结束后也与队友们踏着凌晨的月光离开,但这次模拟法庭经历绝对是我大学生涯中非常难忘的一段记忆。感谢郑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尽心尽力的指导和帮助,祝愿西政代表队在亚太赛中也能够斩获佳绩!

法学院本科2020级刘烨熹表示,本人很荣幸能够再次代表学校参加模拟法庭比赛,今年能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比赛和获得全国亚军的成绩实属不易。在备赛期间我们一路克服了重重的困难阻碍,所幸的是我们团队所有人上下一条心,大家凝成一股绳力求把事情踏实做好。最后,在此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同学与朋友,模拟法庭是我本科生涯中最精彩难忘的回忆!

参赛人员名单:

指导老师:

郑蕴   国际法学院讲师

参赛队员:

严习铭 国际法学院    2020级本科生

夏   妍  国际法学院    2020级本科生

刘烨熹   法学院         2020级本科生

王雨辰 国际法学院    2020级本科生

韦孝诚 国际法学院    2020级本科生

杨珉懿 经济法学院    2020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