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代表龙大轩教授在2024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微信图片_20240622083416.jpg

龙大轩教授发言(图源:校新闻中心)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个好日子,是各位同学毕业的好日子。在如此大喜的日子里,学校安排我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我既觉得荣幸之至,又感到压力山大。

当年,齐国大夫晏子为学界大咖曾子送行时说:“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君子给远行的人送车,还不如送几句话。

第一句“要有志”。当你们告别毓秀湖的清风拂面,告别罗马广场的夕阳灿烂,告别绝望坡的腿软脚酸,来到新的岗位,一定要树立起远大的志向。西政学生有一句名言:“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如此豪迈的鸿鹄之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西政学子去追逐理想之梦。

在逐梦的道路努力奋斗是主旋律,偶尔也难免有“躺平”的小插曲。躺平不要紧,关键得有改变它的勇气;如果一味地长躺不起,身体虽然“平缓”了,但人生也变得“平庸”了。今年热播的电影《热辣滚烫》里,贾玲原来的形象就是躺平的化身,每天最大的运动量,就是从躺在沙发的这头,换成躺在沙发的另一头。后来,她立志改变自己,最终变成了活力四射的拳击手。所以,人生必须得有目标,才会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在哪里躺下,就从哪里爬起来”,拒绝躺平,才能远离平庸。认准目标,笃定前行;历尽艰难,不改初心,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第二句“要有才”。汉武帝曾下诏求贤说:“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中国正处在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时代,这是一个需要英才的时代。有人曾改写清代《舟夜书所见》的诗句来形容西政校友:“聚是一团火,散为漫天星。”同学们,你们带着星火一般的热量和能量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你们就是这个时代的非常之人,那肯定是有才的。但到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光有书本上的才是不够的,还得要与时俱进。

网上有一句话很流行:“你很有才,但你还很菜。”有知识,还得要有文化。“文化”就是“文而化之”,学到的知识还得要消化,还得要懂得变化,在实践中才派得上用场,否则就只能是一只菜鸟。古代有个博士去买驴,写契约写了三张纸,还没有一个“驴”字,这就是“三纸无驴”的成语,用来讽刺那些满腹经纶却不切实际的人。《易经》中说:世间的道理不过三个“易”字:“不易”“变易”“简易”。懂得变易,才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处理问题就变得简单容易。这样才能既做理论上的“巨人”,又当行动中的“高手”。

第三句“要有德”。在人生道路上,如果说才华是帮助你冲锋陷阵的利器,那么品德则是指引你建功立业的明灯。只重才华不重道德,就相当于走夜路没有灯,难免把方向给搞错、把路给走歪了。大家都熟悉“三家分晋”的典故,晋国原本有六大家族,最厉害的是智氏家族,掌门人智伯才华出众,但品德败坏。他联合韩魏两家去攻打赵氏家族,准备用决堤防水的方式来淹没赵家。结果韩魏两家觉得智伯太不讲武德、靠不住,反而联合赵家一起灭了智氏家族,拉开了三家分晋的序幕。司马光对此评价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又说:“才胜德者,小人也。”现在,我们看到那些高官的落马、那些明星的陨落、那些富豪的破产,往往都是“才胜德”的结果,是德不配位的报应。

孔子曾经曰过:“吾道一以贯之。”他老人家有终身坚守的道德准则,就是“忠恕”二字。有段子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还他一针;人若再犯,斩草除根。”与其宽恕他人不如爽了自己。现在的人要做到“恕”恐怕有点难,但“忠”字是可以一身践行的。忠不能仅仅理解为忠君,而是“中正之心”,意思就是真诚。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亲友、对待单位、对待事业,就一定能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自强不息、心系天下”的西政精神。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今天,你们就要告别石瓦坡的大门,但你们不是孤蓬,你们将带着母校的深情厚谊去远征,去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伟业,去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最后,“愿你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谢谢大家!